余迎春
【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修复学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使用正畸治疗后的30例修复体在形态、功能、美学等方面均达到了较完美的效果。结论:修复与正畸治疗配合,可以明显改善修复效果。
【关键词】 正畸;治疗;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72-01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牙齿、咬合及面容协调关系者越来越多,其中因牙列间隙影响美观及发音者与日俱增,特别是成人患者。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对30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修复前正畸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修复前正畸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0~45岁,平均29岁。其中前牙深覆牙合12例,前牙间隙7例,前牙缺失伴内倾4例,前牙反牙合4例,后牙缺失伴两侧基牙向缺失牙倾斜2例,舌侧倾斜1例。修复内容包括瓷贴面修复、光固化修复、固定桥修复、活动桥修复及粘结桥修复。
1.2 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口腔健康状况,与患者充分沟通,取研究模并摄X线全景片,通过测量与分析,制订选择正畸与进行修复综合治疗方案。首先进行正畸前的清洁口腔、拆除不良修复体、进行牙周病、牙体牙髓病治疗等相关先期综合治疗。同时对牙槽骨和颞颌关节进行检查,以排除病变和是否有骨缺损。正畸方法:应用方丝弓矫正技术对安格一、二、三类患者进行矫正;用镍肤丝排齐牙齿并用一、二类牵引调整矯正错颌畸形;用方丝调整颌关系,以恢复关节紊乱及咬颌曲线。缺牙者按患者口内情况,根据美观、咀嚼功能等项要求来排列牙齿,集中缺牙间隙以备修复。无缺牙但间隙经内收排齐牙列后仍有剩余者,则集中间隙进行修复。
2 结果
本组30例牙列间隙患者经正畸处理后,为修复体提供了足够的间隙。矫正前牙内倾、排齐牙列、深覆牙合打开稳定、反牙合正常、牙间隙分配合理、缺隙两侧牙轴直立,经修复综合治疗后均达到良好的牙齿咬牙合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发音和美观效果,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3.1由于牙列间隙,牙弓的整体性被破坏,牙齿丧失了相邻面的接触点,往往引起对颌牙伸长以及相邻牙齿向各方向倾斜,基牙不平行,因而导致食物塞嵌,进而引起牙周或牙龈的炎症,甚至影响到咀嚼功能,使其受限。如果牙列间隙在前牙区,还可能会严重影响口齿的发音功能。因此进行口腔修复是很重要的。但若直接修复,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修复不佳,修复体稳定性差甚或不能修复。因此有必要做修复前正畸,帮助修复达到符合生理状态的治疗效果。
3.2口腔修复前辅助性正畸的目标主要是平行基牙和在牙弓内,牙弓间理想分布牙齿。口腔修复要求就位道平行。如果基牙不平行,可能需要过多切削牙体组织,若基牙严重倾斜,甚至不能修复。为了利于修复,有必要用正畸方法竖直基牙。缺牙间隙分布不理想,会影响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修复前进行辅助性正畸内收或开拓间隙,可以为理想分布牙齿,为修复创造较理想的条件。
3.3为了达到较好的正畸效果,除了要有合适的正畸方法和方案外,患者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因此要求在正畸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及时有效的进行医患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口腔修复患者是为了镶牙或希望改善牙齿和面部美观,但他们对正畸治疗的作用和效果不明确。应主动向患者讲解修复前正畸治疗的必要性、目的和方法等,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细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增加其自信心,使患者理解,充分配合。
3.4应注重正畸与修复的协调统一。首先应了解牙列间隙产生的病因,若有致病因素应去除。在关闭间隙时,成人患者常出现相邻牙齿牙冠已收拢但牙根依然分开的情况,形成三角间隙。为避免如此,矫治时应整体移动牙位并缓慢加力,尤其牙周状况不良者更不能操之过急。应重视牙列中线与面中线关系的协调一致。以达到功能和美观均兼顾的最佳效果。
3.5应注重正畸与修复的协调统一。首先应了解牙列间隙产生的病因,若有致病因素应去除。在关闭间隙时,成人患者常出现相邻牙齿牙冠已收拢但牙根依然分开的情况,形成三角间隙。为避免如此,矫治时应整体移动牙位并缓慢加力,尤其牙周状况不良者更不能操之过急。应重视牙列中线与面中线关系的协调一致。以达到功能和美观均兼顾的最佳效果。
3.6越早进行正确的治疗,就会越早地改善患者咬牙合关系,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咀嚼效率。同时也能够让患者尽早地恢复面部美观。正畸后的保持也很重要。正畸治疗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保持,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正畸后长时间的保持对于正畸后的疗效保持具有非常大的稳定甚至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志贤,程志伟. 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84-485.
[2] 韦祖印.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1-132.
[3] 胡东光.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270.
[4] 胡蕾蕾,滕聿峰,杨茜.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7-58.
[5] 谢晓秋,王林,王阿明. 专家系统在口腔正畸等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23:31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