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

2014-05-30 16:23祁传达邵辉袁小转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教育教育信息化

祁传达 邵辉 袁小转

摘 要: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水平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质量,乃至整个教师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提升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如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信息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应的,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必然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1]。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其培养水平对整个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质量,乃至教师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信息化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 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2]。信息化教学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 以改善教育环境, 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 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 扩大教育规模, 使之适应于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加速實现教育现代化。

而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的信息化, 即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所谓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促使教学最优化,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体现于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从教学准备,实施到教学效果评价一系列环节中体现出的教学能力;在信息化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的能力、信息化教学研究的能力等。这五种能力贯穿于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为了提升职前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我国很多高校面向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但这两门公共课在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作用有限,使得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 对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了解不深

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理论知识特别枯燥乏味,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为了准备考研和报考公务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专业课程和其他考试科目。这些都导致了大部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对现代教学思想和理论了解不深,更不能有效地用于指导自身学习及未来教学。同时,虽然很多高校面向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实践操作机会不多等因素导致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不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不够。

(二) 教学实践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淡薄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绩效。但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中,很多学生备课过程中准备资料的途径主要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即使是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也仅仅局限于成熟的教案。这些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他们不懂得运用教育技术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不能有效地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说明很多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不强。

(三)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亟待提升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不能很好地掌握,更不能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与单元内容的整合设计,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科单元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四) 信息化教学实践机会较少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支撑,还需要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慢慢积累、沉淀。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传统的影响,以及现在我国很多学校和教育局在教师选拔时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考试,而对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学生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实践活动的体验。另一方面,部分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任务重,实践活动机会少。这些因素都导致大多数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缺少信息化教学实施的机会。

三、提升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探析

(一) 创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是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的基础,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全国高师院校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连接,学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在良好的硬件基础上,高师院校相关部门应联合协作,积极构建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支持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如网络课程、教育软件、虚拟团队教研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咨询等支持服务。为学生提供如学习工具软件、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等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效率。要逐步建立自下而上的评价制度,对教学支持服务提供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控和测评,保证支持服务的质量。

(二) 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认识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在高科技成果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首先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教师角色由教学的主体向平等伙伴关系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向导学方向的转变,教师成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培养的重心也向全面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轉变,促使我们必须对教师、现代教师、教师素质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然而,大多数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对于教学的认识还处于传统教学阶段,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要求学生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方法都必须更新, 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才能获得专业发展。

(三) 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强化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面向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专题讲座、报告会、公选课或媒体宣传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同学习,学会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即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等多重感官刺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及视听资料的辅助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通过问题启发、探究发现等手段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主体能动性。

(四) 充分利用微格教室和教育实习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

微格教学是运用现代视听技术,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项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利用音像技术对模拟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录制,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以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系统培训方法。在微格教学训练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依据有关教学理论,以最优化方式选择教学媒体,将教学设计"教学媒体应用与软件制作等融为一体,以达到综合训练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目的。了充分发挥微格教学在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方面的作用,可以建立能开展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具有自动摄录功能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在没有教师监视的环境下轻松地进行信息化教学技能的训练,信息记录方式可采用硬盘存贮或刻录成光盘。同时,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可通过交换机连接校园网 ,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光盘点播,对训练者的教学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和评议,大大加强学习反馈,扩大交流范围,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加强训练的针对性。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 可以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摒弃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4]。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多次模拟教学训练。在训练中老师可指导学生依据有关教学理论, 以最优化方式选择教学媒体, 将教学设计、教学媒体应用与软件制作几个模块融为一体, 全盘统筹, 以达到综合训练各种技能的目的。同时,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 必须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才能将信息技术运用自如。在教育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选择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教案、课堂教学录像、课件及实例,让学生观摩、学习、讨论、模仿。其次,在教学方案、模式设计和教案的准备中.应要求和辅导学生制作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案、模式和CAI课件,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案。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寻求合适的培养体制和方法,才能使明日教师适应信息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成为精通信息技术应用、具有较高信息化教学技能的专家型教师,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海平.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2013,(19):72-73.

[2]马丽.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71-73.

[3]陶祥亚,贾长云,杨成.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定位探析——以江苏高校淮海工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62-65.

[4]赵艳菊.高校师范生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154-155.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JSJYZD-020)的基金支持,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教育教育信息化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小学语文运用微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