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形式,教师要营造适当的氛围,教给学生方法,提供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71-02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困难,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新的起点。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需要解决,但又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就要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教师如何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去思考,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做数学最困难的如何提出问题,而不是证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困难。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创新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的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阐述。
一、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拘泥于教师预设的程序化的师生问答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条件,在课内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问质疑,并不断激发学生的積极性。尽量避免学生对质疑者进行评论;教师不对学生所提问题作评价性表态;教师应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合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或验证,让学生认识到疑问的价值,激发起自主创新的动力泉源。
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首先出示准备题: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相同的小杯里,正好倒满,每个小杯里装了多少毫升?接着我又增加了一个大杯出示例1: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相同的小杯和一个大杯里,正好倒满,已知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每个小杯和大杯各装了多少毫升?引导学生读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准备题是将果汁倒入6个相同的杯子里,而例1是将果汁倒入大小不同的杯子里。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现在倒入的不是相同的杯子,要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各装了多少毫升,出现了困难,该怎么办?从而引入采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从提出问题发展到探究问题,这是学生问题意识深化的第二个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设各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俗话说:“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我设计了一个生活情景,由长方形变形成平行四边形导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了整个课题教学过程,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三、激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激励敢于提出问题,多角度、多层面探究问题,并能主动解决问题的学生。对于提出肤浅、离奇问题的学生,教师也要予以肯定,并从中捕捉智慧的闪光点。科学家爱因斯坦从小就有提不完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稀奇古怪,令人难以理解,但就是因为他每时每刻都勤于提出一些深奥的问题,所以他后来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优秀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享受思维成果的乐趣。这种思维乐趣是学生提出新问题的的重要因素。例如: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以后,让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圆柱与圆锥呢?许多同学又提出如下问题:老师,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是不是也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呢?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教师再拿出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几组圆柱和圆锥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得出问题的结论。这种新颖别的教学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又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有问题,才会有思维;有问题,才会有求异;有问题,才会有创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问题充满课堂,在探究中使学生成长,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严育洪: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教学数学[J].江苏教育,2002(3B)第25-26页。
[3]孙明金: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福建教育,2003(12A):第47页。
[4]余红:浅谈质疑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学研究,2004(6):第40页。
[5]苟海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