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博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3-02
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以其精炼流畅的语言,优美的韵调打动了无数读者,对其主题不少学者有着精辟的分析和见解,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简编》中认为“诗的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既有讽刺、又有同情”(注),诗的前半部分是“露骨的讽刺”,诗的后半部分“由批判”转为“歌颂”。意思是说在这一作品中存在着双重主题,即批判与歌颂并存。如果仅从字面上看,“双重主题说”似乎不无道理,因为诗的前半部分对唐玄宗的重色误国确实有大量描写,诗的后半部分对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又有详尽的刻画。然而,如果让相互矛盾的两个主题共存于一篇文章中,使前后成为互不相干、互不联系的两部分,岂不是使本来具有完美艺术整体的长诗被割裂开了吗?在我看来,《长恨歌》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歌李、杨爱情悲剧之“长恨”,也就是白居易有感于唐玄宗重色误国造成终身“长恨”,希望总结这一历史教训规劝帝王,垂戒后世,以维护和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这一主题思想非常明确,首尾一致,贯穿始终,并不相互矛盾。
《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白居易在诗歌的题目中已经点明,就在“长恨”二字上,这是贯穿全篇的中心。《长恨歌》里的“恨”便是唐玄宗失去爱妃杨玉环的终身悔恨,同时也暗指一代君王由于重色误国造成既误国又害己的千古遗恨。
白居易创作长诗《长恨歌》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爱情悲剧为题材,诗人正是从展示这一爱情悲剧的因果关系及其教训创作《长恨歌》的。长诗从内容到结构自然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长恨”之因,后一部分写“长恨”之果,前后两部分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下。我们按照这一主题思想审视全诗,不难发现在长诗的前后两部分中对“恨”什么,为什么要“恨”及其因果关系表现的相当明显,隐含在其中的深刻教训也是显而易见的。
诗歌开卷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这七个字一开始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其中“倾国”一词语意双关,既说明唐玄宗重色“思倾国”,又暗示着将导致“倾国”(国家倾覆)的结局。接下去诗人描写了唐玄宗得到杨贵妃后如何纵欲、行乐,终日沉迷于歌舞酒色、荒废国事,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这是“长恨”的内因,是整个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中“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句承上启下,为李、杨爱情悲剧的前因后果划了一道分界线。
长诗的后半部分写“长恨”之果,是全诗的重点。白居易以深切的同情,层层深入地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的伤痛和刻骨的相思,层层解开了这对帝王夫妻爱情悲剧的绵绵“长恨”。马嵬坡兵变,唐玄宗被逼的“无奈何”,眼看着心爱的妃子“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权力至高无上的天子连一个心爱的女人都“救不得”,为什么?正是由于重色误国犯了众怒,终于上演了与爱妃生离死别的一幕,这可以算第一“恨”。从“黄沙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极力渲染了玄宗对死去的杨贵妃的“朝朝暮暮情”,玄宗对杨玉环的思念与日俱增。可是“悠悠生死别经年”连爱妃的魂魄都“不曾来入梦”,这就把“长恨”又推进了一步。“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篇尾,通过玄宗派方士求杨玉环魂魄,又通过杨玉环在仙境中再现,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达了死者对生者的无限相思。至此,二人生死相思却永无见期,就把“长恨”推上了顶点。白居易巧妙的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作为全诗结尾,进一步深化、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纵观全诗,“长恨”及其因果关系把诗歌前后两部分的紧密联系起来,“恨”什么,為什么“恨”可以说层层相接,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前后照应,从而我们可以更加确定,诗歌只有一个主题,整首诗是个完整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
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主观意图是有感于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并想通过总结玄宗重色误国造成终身“长恨”的历史教训,惩前毖后,教育后世君主引以为戒,以维护和巩固唐王朝的封建统治。基于这种目的,白居易主观上是要把历史教训写得深刻一些,以达到规劝后世君主的目的。然而,越是将历史教训写得深刻,就越是不可避免的触及唐玄宗贪色误国的昏庸腐败行为,同时也就越把李、杨生死不渝的爱情写得可歌可泣、真切感人。这样在客观上使读者感觉既是痛恨又是同情,既是批判又是歌颂,仿佛有双重主题一样。
要确定《长恨歌》这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仅仅是分析诗歌题目的含义、作品的内在联系和白居易的创作意图还不够,如果从白居易的政治态度和时代背景再作一些分析,我们就会得出更全面、更合理的结论。
首先我们来看白居易的政治态度。《长恨歌》是白居易三十五岁时创作的,正值他仕途一帆风顺的时期,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唐宪宗的信任。这一时期的白居易“志在兼济”,想做出一番事业,因此在政治上“闭门累月,揣摩当代之事”,为维护和巩固唐王朝的封建统治,对“安史之乱”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心一意把改革政治、振兴王朝的殷切希望寄托在刚刚登基的宪宗皇帝身上。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文学主张,即文艺要为封建社会政治服务。白居易这种一切为唐王朝着想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在《长恨歌》中都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唐玄宗时期发生的安史之乱使国家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全国上下痛定思痛,希望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这种时代思潮的驱使加上民间对李、杨爱情悲剧故事的广为传播,引发了白居易的创作动机,《长恨歌》正是时代要求的产物。正是因为这些特定因素的组合,才使得《长恨歌》“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使《长恨歌》中的“长恨”既有李、杨二人爱情悲剧之“恨”,又抒国家民族兴亡之“长恨”。
综上所述,《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固有的,我们不能孤立的从诗歌的章、段、句上寻找主题,忽视作品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这样就会使有机的艺术整体被割裂开,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我们应从抓住贯穿始终的“长恨”这一主题,联系特定的历史事件、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政治态度等因素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全面地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主题思想。
参考文献:
[1]《长恨歌》主题辨析 李进立《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试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刘玉华《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3]《长恨歌》主题探究 廖建生、余慧霞《新课程学习》2012年第12期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