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发
【摘要】 《辞海》释:轻敌,即轻视和忽视了敌人的能力和力量,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作为一个贬义的军事词语,轻敌多导致己方的失败,遭受不必要的重大损失。这种“轻敌”心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甚至是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几种典型的不良心理之一。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轻敌心理亦是如此,妙用学生的轻敌心理,也可以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课堂效果,铸就节节精彩。对此,笔者结合自己七年级《有理数》一章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轻敌心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24-02
0
学习过程中,很多初中生,尤其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一些看似简单,抑或比较熟悉的习题类型,常会产生类似的“轻敌”心理,解题想当然,抑或专注力不够,在细节上出现纰漏,导致不应出现的失误。为此,很多教师都归咎于学生的马虎大意,殊不知,依据初中生心理,妙用“轻敌”心理,有的时候反而会峰回路转,铸就课堂别样的精彩。下面,笔者与诸位分享在教学实践中的几则案例,期待大家给予指点。
一、承上启下,导入新课自然渠成
案例一(《有理数》1.2数轴):
教师出示下面两道题目:
1. 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用正数、负数表示下列各题中的量
①甲汽车向东行驶3km,乙汽车向西行驶1km.
②新华书店在小红家北500m,科技馆在小红家南1500m.
(由于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的内容不难理解,教材还安排了两个课时,所以多数学生都掌握得较为扎实,对于这两道题,优等生明显表示出了不屑,甚至于中等生对这两道题都没有足够的热情。)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两道题已经掌握得很好了,那么我要求同学们结合第二道题,阐述一下+3,-1;+500,-1500这两组数的意义,最好能够在纸上画出来啊!
(一听说是原题的逆命题,还要求画画儿,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致,刷刷刷地画了起来,不少好事者还画出了汽车、新华书店、科技馆的简笔画)
师:我看了一下大家的作品,大多数同学的答案都是这样的。
(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学生们的涂鸦作品)
龙龙:老师,我画的与他们画的都不一样,谁说右面、上面就一定是正方向啊,我是这样画的。
师:龙龙同学画得有道理吗?
双慧: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如果把向东行驶作为正方向,向西就是负方向;如果把向西作为正方向,向东就是负方向。
楠楠:是的,南北也是这个道理。
师:好,同学们说的很有见地。现在呢,我就把刚才在多媒体中展示的四张图片都称之为“数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看书,谈一谈如果把你们的图片称之为数轴,还有什么地方不够完善。
(学生们开始看书)
……
晓晨:我们都没有强调原点,虽然也画了一个点,但没有标注车站,或者小红家。
鑫宇:我们还没有画出单位长度,只是凭感觉估量了一下长短,不够准确。
张培:从数轴的角度来看,刚才龙龙画的都不是数轴,还有老师一开始展示的也不是,因为数轴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不考虑“上北下南”的方位。
……
众所周知,新课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学习兴趣的首要环节。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一般都较为生硬、死板,缺乏生气。这节课中,笔者从学生的“轻敌”心理出发,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铸就了课堂精彩的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在课堂导入方面进行更多地思考与研究。
二、波澜顿起,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二(《有理数》1.4有理数的大小):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师:好,我们现在来练习。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题目)
2.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们开始用心地联系计算,都严格按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的计算法则,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师:同学们算得真好,看来我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但老师还是有些不放心,现在我们就再来练习一道题。
生:啊?
(显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扎实掌握了这一类型的题目,对老师的反复练习产生了一定的逆反与“轻敌”心理。)
(我转身,在黑板上展示了下面的题目)
3. 用“>”把下面这些数连接起来
(很多学生看都没看,不假思索地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把这些学生的答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长时间地盯着他们。不一会儿,站起来一个,又站起来一个……)
生:老师,我错了,对不起!
生:老师,我没有注意到前面的正负号,我太粗心了。
……
一般来讲,一节课都只有一到两个重点,课堂上我们教师会针对教学重点反复叮咛,多次练习。机械的练习往往会磨蚀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削弱数学学科的知识魅力,与课堂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这堂课上,我利用学生们的“轻敌”心理,给他们巧妙地设了一局,使得略显平淡的数学课堂波澜顿起,在学生掌握“两个负数,绝对值的的反而小”这一法则的同时,还带来了一把“ 的小幽默,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重拳出击,不断深化数学思维
案例三(《有理数》1.5有理数的加法):
(“观察与思考”环节过后)
师:刚才表格中列举了小亮行驶练习的6种方向,我们大家都做得很好。现在,笔者特别提出其中的2种情况,再次强调一下。
生:好——
(学生们最讨厌的就是反刍已经练习过的内容,难怪他们回答的声音有气无力,不屑一顾的神情,懒洋洋的语气尽显无疑,我转身写下了下面的两道题)
1. 先向东行驶5m,再向西行驶2m.
2. 先向西行驶5m,再向东行驶2m.
这两次行驶的运动结果能用算式表示吗?如果能,应怎样表示?
(优等生根本不屑于做这两个问题,倒是几名平时的学困生给出了答案:+5+(-2);-5+(+2))
师:锡英,你说说,刚才这几名学生的答案正确吗?
锡英:正确,这么简单的问题做不正确还能干啥?
(作为班里的数学精英,锡英与老师对话的语气中一股子桀骜不驯)
师:那我问问你,第一题,即使是再向西行驶2m,也还在数轴原点的右方,应该是正数,怎样能用“-2”来表示呢?还有,第二题也是如此,再向东行驶2m,也还在数轴的左边,怎么可以加上“+2”呢?
锡英:啊,嗯……
(同学们都陷入了一阵沉思)
玉荣:老师,我觉得正负号表示的是方向,与数轴的左右无关,无论是数轴的左边,还是右边,也都有东西方向吧,是吗?
晓慧:数轴的左边,或者右边只能表示小亮最后停下来的时候在原点的东方,或者西方,与他向那个方向运动没有关系,对吧?
师:很好,锡英同学你听懂了吗?我是听懂了,看来玉荣、晓慧等几名同学对于“数轴”的理解非常深刻,老师代表锡英对他们准确阐释致谢!
(同学们一阵会心的笑)
……
记得一节公开课上,针对“5+(-3)”与“5-3”的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了很久,有不少学生,甚至是老师都认为,只要学生们能够保证计算出正确答案,在试卷上赢得分数就好了,何必刨根问底、吹毛求疵呢!对此,我觉得刨根问底是有的,但绝不是在吹毛求疵,只有对具体的算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才能够保证学生课堂所学扎实有效,进而不断深化他们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探究数学奥秘的好奇与激情。而这,应该是我们目前极力进行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思维的深度、广度,还是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都还不够十分成熟。行进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对症下药,采取种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综合能力而不遗余力。本文中所谈的妙用“轻敌”心理,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要窥得教育海洋的真容,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 参 考 文 献 ]
[1]刘红晓.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艺术[J].新课程,2011(05).
[2]王玲.初中生数学解题中马虎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J].世界家苑,2013(4).
[3]张丽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J].教育教学研究,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