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春
【摘要】图式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外语阅读理论。本文从大学英语泛读课的特点及其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入手, 分析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关系及适应性,说明了图式理论在泛读教学中亦能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泛读 精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09-01
引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这一点可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 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和各类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比重看到。但是大多数院校都只开设了大学英语精读课,只有英语专业已开设了泛读课。即便开了,许多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英语泛读教学,他们以词汇、语法为教学中心,由于教师过多地讲解, 虽然使学生了解了文章内部结构,但忽视了对整体篇章意义的理解, 原本一篇思想内容联贯、生动有趣的文章被肢解为支离破碎的语言材料,使其思想内容、写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及其整体联系被词汇条目所代替,这种教学环境会降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一、泛读课程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泛读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泛”和“读”两个方面。就“泛”而言, 教材选用的语言材料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犹如百科全书。就“读”而言,泛读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 并以较快的速度准确的理解文章内容。泛读课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运用课上学到阅读方法和技巧, 课下进行大量阅读, 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 加深他们对英文表达模式的理解力, 增强语感,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并扩大他们在西方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能力和知识对于学生有深远的影响。
二、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泛读教学
1.什么是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图式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 心理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81)提出的。他认为概念只有和个人的已知信息相联系才具有意义, 并指出图式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 心理语言学家把图式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上来, 用来解释外语学习和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我们看到, 所谓图式是指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 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图式知识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图式理论认为, 人们在理解吸收信息的同时, 需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中已知的概念, 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关于阅读理解, 图式理论认为, 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任何语言材料, 本身并无意义, 它是指导听者和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将其恢复或构成意思。
2.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过程
传统的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 ( bottom?鄄 up)的理解过程, 即通过对单词, 词组, 以及句子的理解最终达到对整个篇章的理解。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就把重点放在语言文字和语法结构本身, 把对文章的理解看作是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图式理论则认为阅读过程不仅包括自下而上的语言理解过程, 还包括自上而下( top?鄄down) 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是以先前的经验或背知识为基础的获得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利用已知信息对文章进行预测, 然后进行证实或否定, 最终获得真正的理解。图式理论的确给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巨大的启发, 多年来无数学者将其运用于实践取了良好的效果。但大多数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强调了该理论在精读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图式理论在泛读的教学和研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泛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图式理论有很强的相适应性。
3.图示理论与大学英语泛读教学
首先, 泛读课本上所选的文章从语言难度上看要比精读课本上的文章较短而且易懂, 很少有生僻的单词和词组, 句型结构也较简单。这一方面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 增加了阅读信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又提高了阅读速度。另一方面, 教师也不必拘泥于单词语法的解释,而是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次, 泛读课本上所选的文章数量较多, 通常是精读课本的数倍, 而且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涵盖天文地理, 奇闻轶事。另外由于现在信息畅通, 教师还可以从报刊杂志甚至互联网上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补充教材内容。这一点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内容图式, 而且可以增加他们的图式知识的储存。教师上课前可引导学生将文章内容与以往知道的各种知识联系起来, 充分发挥想象, 预测文章内容。Klapper(1992) 认为“让学生思考并预测内容要比预习疑难词汇更富有成效”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 教师则可向学生介绍, 填充他们的内容图式的空白, 然后同样进行想象和预测。在正式阅读过程中, 学生将读到的内容与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证实或纠正。更为重要的是, 课堂上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图式知识会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并为其阅读打下基础, 反过来他们的课后阅读又为课堂上的阅读作好铺垫, 如此循环反复, 学生大脑中逐渐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图式网, 阅读理解能力也获得了巨大的提高。
另外, 泛读课本上所选的文章不但题材丰富,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特定的内容需要有特定的形式表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形式也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一旦学生对各种体裁的文章的结构形式有所理解,阅读时就有事半功倍之效。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在逻辑层次体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清文章脉络,从整体框架上把握和理解文章。教师可事先向学生介绍各类文章的一般结构形式。例如记叙文通常按时间顺序展开,有时作者为了激起读者的兴趣,会采取倒叙或插叙的手法。说明文则会通过举例,分类,对比等模式阐明事实。而议论文都大致脱不了“引言+主体+结论”三段论的模式。另外,教师亦可训练学生学会找出文章的主题(topic),主要内容(main idea)以及各段的主题句( topic sentence)等,让学生对文章有个宏观的了解。这些结构一旦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他们就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思路清晰,不受个别词句的影响, 从而真正的理解文章, 不会断章取义。各种体裁的反复出现也是泛读课优于精读课的一大体现, 显而易见,接触的文章多了, 体裁结构当然会容易把握, 学生的结构图式获得了巩固和提高, 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结束语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大腦中已有的各种图式对外语阅读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 大脑中储存的图式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着阅读理解的程度。泛读课程的自身特点也适合这种理论的充分发挥, 教师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图式理论, 引导学生激活和扩大图式知识有利于改善泛读教学环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Alderson,J.C., & Urquhart,A.H..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M]. New York: Longman,1984.
[2]Krashen,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82.
[3]Rnmelhart,D.E. Schemata:Theoretics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0.
[4]张文. 英语泛读课程的设计[J]. 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5]张维友. 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J]. 外语界, 1995.
[6]魯忠义, 王哲. 英语议论文图式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