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芳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学生不喜欢上德育课,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课本理论与现实脱节,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差,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对此现象,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兴趣、想方设法促使学生在课堂“动”起来等方面加以改变。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
当前,中职学校生源复杂,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生对德育理论课尤其不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消极被动。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二是教材内容抽象枯燥。三是教学过程许多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上问题严重降低了德育课的实效性,怎样提高笔者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真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课堂效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采用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教学互动、师生合作的双向效应。因此,教师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授课艺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要关爱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认为,“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学生爱一个老师,才愿意上一个老师的课,才相信老师讲的道理,自然就对老师上的课充满期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如果不喜欢这位老师,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充满兴趣。教师课堂上充分理解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回答正确,给予赞扬;回答错误,也不批评只予以引导纠正。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中职的四本德育教材都充满时代性,强调实践性。如果教师不顾教学大纲,一味地照本宣科、脱离实际,那样的德育课,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德育教学要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德育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作为一个德育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由于德育课教学内容时代性强,教师还需要注意每天收看新闻时事、科普资料,从中找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新信息,讲课才能紧跟时代,使课堂生机盎然。学生不喜欢枯燥的理论说教,但大多数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感兴趣,教师在上课时,每次加点热点追踪,让学生进行新闻评析,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积极性也会提高。如果教师对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德育课堂上只字不提,学生会大失所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德育课没有兴趣。
3.使用具有专业特色的德育校本教材,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
中职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因此,教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编写使用具有专业特色的德育校本教材,使德育课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对具体专业的兴趣转移到德育课中来,这样也可以把德育落到实处。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中职学生上德育课,最明显的特点体现在学生课堂中不参与。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或听或睡,他们对自己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认识不足,不积极参与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参与,尊重学生个体意见,激发学生创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德育课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们,与学生融为一体。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引导,少批评。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不能把学生的参与当做教师课堂讲授的装饰。一般说,在德育课中主张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占整节课的三分之二,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得到提高。
三、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知识单向流动,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德育理论课教学枯燥乏味,效果不佳。
德育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课本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型教学、实地教学法等等。在诸多方法中,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选择讨论的案例要学生有兴趣、尽量贴近学生职业。能较好地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主要在重视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下工夫,使教学活动的重心向学生方面转移,以此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四、改革考评方式,注重教学实效
中职传统的德育课评价常以笔试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知、情、意、行的统一,难以落实在“行”的效果上,降低了德育课实效性。学生考试成绩与其日常行为完全脱节,导致知而不行,评价了学生掌握的德育理论知识,而不能评价其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且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和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行。因此,对学生的考评不应该只考理论,而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地综合考评,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应用能力、感性认识的测评,又联系他们的平时表现,把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学校的德育成绩采用平时表现和期末测评分别占一半,使学生既努力学习理论,也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
总之,要解决目前中职德育教学问题,主要从教师身上找原因,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评方式上下功夫,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将学生的知与行统一下来,方能提高德育课教学之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化.论思想德育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12(2).
[2]郑兴国.浅谈中学德育教学方法创新[J].长江教育,2012(12).
[3]孔宪金.德育课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1(2).
[4]吴崇友.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德育教材处理[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3).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旅游职业中专)
?誗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