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志龙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要充分发挥课本例题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物理;例题;效率
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若能充分发挥课本中例题的潜在功能,并恰当地进行演变、引申、拓广,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结合我在教学中对课本例题做的一些尝试,浅谈一下我的感受和做法。
一、教材上的例题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不仅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理论的基础前提。因此学生只有概念清楚,才能学好物理。而课本中的例题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1.(人教版选修3-1电势差)
在电场中把2.0×10-9 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1.5×10-7 J。再把这个电荷从B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功-4.0×10-7 J。
(1)A、B、C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
(2)A、B间,B、C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少?
(3)把-1.5×10-9 C的电荷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多少功?
(4)根据以上所得结果,定性地画出电场分布的示意图,标出A、B、C三点可能的位置。
电势、电势差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我们在讲解基本知识时,通过类比举例让学生对电势、电势差等概念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课本安排了这一例题,让学生从做功正负的角度去判断电势的高低,又根据电荷做功和电势差之间的关系求出两点间的电势差,最后设计了第(4)小题,呼应了前一节中“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通过这题例题,巩固和深化了电势、电势差这两个概念,并建立了电势、电势差、电场力做功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因此利用好本题能引导学生把所建立的概念牢牢地同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不断丰富概念的内涵,发展概念的外延。
二、教材中的例题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
教材上的例题所提供的物理模型、物理问题、实验方法等都是很基本和典型的。这样学生在解决物理题时,可以很好找清物理关系,建立知识体系。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以教材上的例题为基础,在设问角度、题目条件、物理情景等方面做适当改变或者在所做的习题中返回课本找到“原形”,就可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例2.(人教版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
某质量为1100 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当达到100 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70 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 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1.引导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解答完后再对照课本,看自己做的有哪些不足之处
课本在具体的求解过程中,对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书写的规范化、物理符号的规范性、物理术语的使用、题目答案的陈述等都做了很好的诠释。解答中缜密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更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2.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解题的基本步骤
那么通过本题的学习就让学生学会了规范地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使知识系统化。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所解决的两类问题:已知物体的运动确定受力;已知物体的受力确定运动。这样通过本题的学习,既强调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把力和运动联系了起来),又让学生学会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这即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克服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材上的例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材上的例题乍看起来简单、平凡,但所包含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却非常重要。通过课本例题的分析讲解,在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举一反三。所以在进行例题教学时重点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学会用物理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例2.(人教版必修2动能和动能定理中)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3×102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落的路程为S=5×102 m时,达到起飞的速度v=60 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对于本题,先引导学生用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两种方法解题,让他们区分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对处理此类问题方法进行选取。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对同类问题用不同方法的解题思路,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对教材中貌似简单、平凡的例题进行研究,认真组织、实施教学并发挥其功能,不仅对学生掌握基本概念、重要公式有帮助,而且能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结构化、规范化。可见,注重物理课本中例题的教学功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益处。
(作者单位 吕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誗编辑 韩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