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炜
摘 要:课堂上如何提问是一种艺术。提问得体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
关键词:提问;课堂;兴趣;思维
一、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
1.课堂提问应该以教学目的为指导
教师要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提问,教师要明确每一次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引出新课?还是为了前后知识连贯?是为了突出重点?还是为了突破难点?准确地说,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设计的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应该从教材,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出发,饶有兴趣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用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3.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提问应以学生为主体
1.互换角色让学生提问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提问的主体,让学生大胆提问,可以教师回答,也可以学生回答,师生通过互换角色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的工具。
2.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使学生迅速投入到学习情境中。问题情境既要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还要考虑学生的社会环境特征,思维活动水平和英语教学的条件。
三、课堂提问要有艺术性
1.热情鼓励,引导学生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这样记忆和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指导;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表达不清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对问题进行延伸,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新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回答条件。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3.对学生的回答要给出积极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调控,除了引导学生外,还要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要使问题不偏离主线,多鼓励少指责。
四、适时抓住提问时机
1.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采用提问式导入新课,即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归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情境”,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调动学生心理中的积极因素,这是新课导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在导出新知识时提问
旧知识可以作为新知识的支撑点,以旧引新,不断拓宽知识的范围。从—个知识点到另—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去创造。例如从学习形容性物主代词过渡到学习名词性物主代词时,利用看图片然后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生动形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3.课堂小结时提问
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课堂小结时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
4.在学生思维出现转折时提问
事物本身的多面性使得涉世不深的学生很难一下子找到正确完善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思维出现转折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引领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探究解决问题。
5.在关键的教学环节提问
比如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时,适时提出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踊跃发言,问题就在争辩中得到解决。
五、课堂提问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提问语言要准确、严密、逻辑性强、针对性强,不能似是而非。
2.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智力水平不断发展,良好德育品质逐渐形成。
3.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利于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的广泛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智力,发展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一门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之一,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建珍.英语课堂教学设疑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6).
[2]鲁勤.学会提问.关注情感提升课质,2007.
[3]姚喜红.课是“问”出来的: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2).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复兴中学)
?誗编辑 魏 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