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娟
摘 要: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教师辛辛苦苦、认认真真批改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学生竟弃置一边、不屑一顾。这对教师、学生都是一种苦恼。造成这种“苦恼”的根源是什么呢?长期以来,在“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下,作文评语几乎形成这样两种模式:好作文的评语多是“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而差的作文评语则是“内容空洞、层次不清、详略不当、语句不通”。这种过多地强调写作技巧的程序化、公式化的作文评语,哪一个学生愿意理会呢?
关键词:作文;评语;以人为本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人文精神”且最有“人性”的活动,学生的每篇作文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一个“生命”。学生把自己倾心创造的“生命”真诚地交给教师,教师或许就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个“生命”的“生死权”。简单的几句评语可以成就一篇文章甚至一个人,同样也可以置一篇文章于死地,甚至直接扼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创造精神。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时,要做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
一、教师要格外地尊重、信任、爱护学生
学生的作文来自他们心灵的创造,他们写作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老师修改,而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格,要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感情应当受到欢迎。当学生的尊重得到满足时,他们的写作热情高了,他们自然就会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了。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一切优点
表扬、奖赏的效果永远超过批评、惩罚。许多教师都懂得鼓励的重要,但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却常常苦于无处可以鼓励。其实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天下几乎所有的母亲都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优点、长处,发现孩子在不断成长、进步,这是因为她们有一双爱的眼睛。学生的作文作为学生倾力创造的一个“生命”,虽然很稚嫩、很粗糙,但每个“生命”都有他的特点和精彩之处,所以教师要用欣赏的、充满爱的眼睛去读学生的作文,寻找、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美,要以热情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文,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应当受到鼓励,即使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教师都要以积极的情感给学生以理想的评价。
教育是培养人的,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更新的过程,必然也必须以人为本。写作是具有“人性”的语文活动,作文评语必须要走一条人文化的道路,必须实现“以人为本”。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学校)
?誗編辑 蔚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