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伟平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课堂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导疑”和“启思”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分别从“导疑”有路、“启思”有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中“启思”方法包括比较设问、迂回设问、宏观和微观设问、想象拓展设问等七方面,有理有据,内容详尽。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导疑;启思;设问
新课程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把它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感,从而促使学生素质、品德、语文水平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目的组织教学,已成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教学常态。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和观摩当前新课程改革探讨课中发现了这样的窘况:学生所闻指向单一,内容浅泛;教师在引导上存在着简单化、“走过场”的情况。如此一来,“导疑”就成了一句口号,“启思”就成了走过场。那么如何使“导疑”落到实处,让“启思”真正起到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呢?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事例,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导疑”有路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意识的起点。要使学生摆脱以上这种被动的阅读身份,成为阅读的主人,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意识,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的质疑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么幼稚,教师要告诉他们“没有人会笑话大家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如笔者教学《信客》后,一个学生问:“老师,拥有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善良宽容等完美人格的信客为什么没有在信客的道路上坚守一生?在做信客的时候,信客生活困苦艰辛,而在他撒谎不做信客之后,生活却变得越来越好,难道文章是想要告诉我们,‘不诚信才能比诚信过得好?”很显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想象、观察、创新等思维能力。
2.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地向教师质疑问难。有问题才会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造。学生会提出问题,这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表现。如学生学习鲁迅的《社戏》时,教师组织学生谈学习困惑。一位学生认为,文中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其实那夜的戏并不好看,作者为什么要说那夜的戏好看呢?这位学生提出疑惑后,全班同学及教师一致鼓掌叫好,这位学生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他不迷信名人,无疑具有创新精神。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究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3.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需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重视学生的研究。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情感。其次,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为其提供标新立异的自主心理空间。再次,要给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信息资料。
(2)要排除對学生好奇心的否定、敌意和顾虑。教师只有在自身知识结构呈现知识多元化、多层次,又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和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才可能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加强美育。美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和想象力;美育能够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察力。
4.加强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研究
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起着激励、强化等作用,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其中,教师特别要提高自身敏捷的应变能力,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质疑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敏捷的应变能力。当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边听边对学生的疑问梳理归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能灵活处理,巧妙引导。教师知识渊博,处理时才能游刃有余。同时,教师要把“筛选”“优化”“组合”问题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断表扬提出优质问题的学生,既提供样板,又激励其他学生。长期坚持,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二、“启思”有法
教师在主观上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冲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质疑,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从质疑中发现问题,在批判中再创新。在语文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最有效的办法是巧妙设计提问,力避直接、简单,以求奇巧、有启发性和思维力度,让学生在教师的设问中,激活思维,探究讨论,从而体味语言,感悟语境,提高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1.迂回设问
提问角度新颖,“拐弯抹角”,设置矛盾,易于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深入读书思考。如《田忌赛马》一课,一般设问是:“田忌是怎样赢得赛马的?”这样的设问对于引导学生一般性理解课文是可以的,但对于引导学生的探究阅读就很不够了。因为这一问题很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妨“迂回设问”:“孙膑通过变换赛马的顺序就一定能获胜吗?假如再进行第三场比赛,田忌还能取胜吗?孙膑的赛马策略是智慧的表现,还是破坏游戏规则的弄虚作假?”这三个问题学生都不能直接得出答案,必须经过深入探究阅读才能回答:一是孙膑变换赛马的顺序不一定获胜,他获胜的前提是齐威王不会变换赛马的顺序;二是如果再进行第三场比赛,胜负就要具体分析了;至于第三问,见仁见智,传统上是看作智慧,以现代的价值观衡量,有值得商榷之处。
2.宏观和微观设问
宏观设问是对教材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式提问,能引导学生从全局上把握、探究教材,多在文本学习的起始阶段或结束阶段运用。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教师可宏观设问: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重点写了什么?抓住了春天景色的哪些特点?按怎样的顺序写春的?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什么样的感情等。这样设疑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分清主干,理清思路,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微观设问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材细节,养成静思细想、见微知著的习惯,多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品味语言是语文课独有和必须的,如:莫怀戚的《散步》中有这样一句,“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其中的“熬”能换成“度”吗?当然不行,“熬”字可以想见母亲挺过严冬十分艰难,“度”则显平淡;“熬”字可见母亲每活过一天,都很不容易,若换成了“度”,那种感觉就没有了;“熬”是熬煎,是难过,是痛苦,是不容易,而“度”,比较中性,日子好过、歹过,都可以用“度”。由此可见生命多么脆弱,严冬对于身体羸弱的老年人就是一个坎儿。
3.想象拓展设问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会留下许多东西让读者自己去探索,去解释,去研究,读者有想象的最大主动性和自由度。优秀的教师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设计探究问题。例如:法国小说家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写道:“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这是作者故意略去不写的内容,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本文时,就抓住这个“空白点”提问:
师: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
(学生忙开了,或凝神思索,或激烈讨论,或慷慨陈词。)
生1:我——我——我的朋友们啊,我的孩子们,你们要永远记住法语,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我们民族的根,有了根,谁也无法动摇我们。
生2:我——我——我的朋友们啊,我的孩子们,虽然我走了,但我把爱国的种子撒下了,希望它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生3:我——我——我的朋友们啊,尽管这是最后一课,但它是你人生的新起点,你们将从这里走向成熟,走向胜利。
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这里既有主题的多义性,又有解读的生成性。
4.比较设问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可以依次设问:于勒对菲利普夫妇来说到底是亲人还是陌路人?文中的菲利普夫妇是贪得无厌还是迫于无奈?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对菲利普夫妇是憎恨还是同情?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的于勒不是穷光蛋而是百万富翁,他们又会怎样对待于勒呢?对文本进行探究,学生能多维审视菲利普夫妇的生存困境,深入解读他们在困境中做梦和梦碎的艰难心路历程,从而体会坚守美好人性的艰难和可贵。
5.逆向设问
逆向设问是不从正面问课文这样处理有何好处,而是从反面提问不如此会怎样,或提出相反的觀点或以贬问褒。如《石壕吏》设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勇敢地站出来“表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逆问有其他方式不可代替的作用,但要教师注意启发引导。
6.无中生疑设问
课文中一些细节词句,看似平淡无奇,一经教师提问,学生就觉得韵味无穷、妙趣横生,产生了极大的探究热情。例如:鲁迅《故乡》一文,有一段写闰土的话:“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又要钱,没有定规……”这句子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也能理解,这是描写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学生也就往往满足于此,而不去注意挖掘语句里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但是一位在教师讲到“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时提问:
师:第六个孩子几岁了?
生:(原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查书后回答)五岁。
师:连五岁的孩子都被迫参加劳动,却总是吃不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种针对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进行提问,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和进行深入思考都有重要意义。
7.追踪提问
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各问题间呈现较强的连贯逻辑性。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骗”是文章的关键点。课文中的两个骗子是骗人的,那个皇帝和两个老大臣、内臣、骑士、百姓等都是既受骗又骗人。文中的人物,除了那个小孩之外,都在围绕着一个“骗”字活动着。一位教师在教学本文时,围绕中心词“骗”字,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骗皇帝?皇帝为什么会受骗?我们怎么做才不会被骗?什么才是受骗之源?
教师所提问题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文本到现实,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这既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在美国,衡量教育成功与否较为普遍的标准,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而“导疑”与“启思”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抓手。“导疑”有路,但无常路,可从培养学生的质疑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加强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研究等方面着手。“启思”有法,但无定法,都必须在“新”字上出彩,在“巧”字上下力气,在“激”字上做文章。如果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扔些石头”,“播些火种”,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就会真正走向高效,真正让学生领略到语文课堂的独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