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宽响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生活深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领悟数学知识。
关键词:生活情境;数学课堂;生活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新课程理念提倡数学课堂生活化,它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挑选的学习素材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因此,让现实生活深入数学课堂,让数学知识重返现实生活至关重要。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生活深入课堂
众所周知,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和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石。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切实提高数学能力。课堂教学要力求克服大量无效的练习,把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应用的教学放在重要地位,要多留给学生寻找联系生活实例的空间。而教师更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和班级情况,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活动,让生活深入课堂。
例如,在教学“线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如果将我们学校大门口这条弯曲的道路重新铺设,你们怎样做才能既节省材料,又得到最短的道路呢?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很轻松地就可以理解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再比如,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时,我课下特意准备了一个1千克重的西瓜和1枚黑色的小纽扣,课堂上我让学生轮流放在手里掂一掂,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既学得认真,又玩得开心,深刻体验到了物体有轻重之分,从而加深了对“克与千克”重量单位的认识和理解。这些深入课堂的生活情境,不仅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所学知识,还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会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提炼生活素材,让数学重返生活
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与人类生活更是密不可分。在教学中,教师应吃透教材内容,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精心提炼,巧妙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数学实例,引导他们与数学亲密接触,体验数学的可亲、可近,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的互动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让数学重返生活。
例如,在学了“圆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后,我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做成圓形的?车轴应该装在什么位置?”等生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学生对自己准备的玩具汽车等有轮子的玩具进行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而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验证圆的基本特征。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农民伯伯盖房子为什么要把房梁做成三角形呢?只见学生一边动手摆,一边交流,很容易就把刚学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巩固了一下,学生学得多开心啊!在教学中我既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又让他们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志,使他们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问题的好习惯。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根,抽象的课本知识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割裂数学与生活有机联系的课堂教学,难以真正完成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的互动交流中,才能更好地领悟数学、掌握数学,进而运用数学。
(作者单位 安徽省固镇县东楼小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