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春
摘 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主体性;教学方法;评价;反思
主体性的发挥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不仅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呈现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中的地位,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
一、在教学方法上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找到自主展示的空间。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我采取的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怎样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在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春天指的是什么?那位老人又是谁?“在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中“圈”是指什么?……简单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解答,这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被改编成了许多电视剧或者是电影,所以,学生对这节内容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所以,我选取了先学后教的模式,首先,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性走进课堂,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如,秦国统一国家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统一等,在大概20分钟的自学时间结束之后,我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以确保课堂的高效。
二、在课堂评价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评价是课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评价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单一的说教式评价模式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的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在自主评价和生生之间的评价中正确地认识自我,以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历史学习当中,并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
三、在学习反思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所谓的反思就是再思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等进行再思考。而且,作为教师的我们都非常清楚,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过程的重要方面。但是,在素质教育,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养成在每节课结束后,在每张试卷发下来之后,除了完成作业,还要认真分析自己那些地方没有掌握,本节课的那些知识点容易混淆,以及为什么会出错,是什么原因等,这将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真正发挥反思的价值。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性的价值,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進而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优化。
参考文献:
汤腊桂.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考试周刊,2011(19).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新村逸夫
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