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桐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必须承认,以往我们的教學内容确实存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加之一些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偏重书本知识,不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为此,我们亟待打破教材的局限,走出观念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就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与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相结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贴近生活实际,选用身边的故事,采用灵活有趣的形式,使用通俗幽默的语言“零距离”诠释数学问题,真正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服务数学。
教学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师生信息的通道。我认为,教师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打比方的方式,联系学生的实际,可以形象地解释数学概念,帮助理解记忆运算规则,走出认识及思维误区,轻松解决数学问题。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启学生心智,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乏味为趣味盎然。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下面就列举几个教学中的实例。
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如果a÷b=c(a、b、c均为非零自然数),则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许多学生则容易说成:a是倍数,b是因数。怎样纠正能印象深刻呢?我同样引用生活中的事例打比方。一个人有多重身份,同样,一个中年男人林志,他是小学生林小志的父亲,同时也是老工人林大志的儿子。光认定他是父亲或儿子,都是不确切的。学生很快对出“下联”,同样一个数学8,它是4的倍数,同时又是32的因数啊。
再如,学完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后,我出示这样一道题目,老师身高16( ),一名学生居然填的是“厘米”,我举起一支钢笔,苦着脸说:“老师在你眼里,原来像一支钢笔这样渺小啊”,还有一名学生则填“米”,我则睁大眼睛,欣喜若狂地说:“哇噻,原来在你眼里,我比电线杆还高啊。”开怀大笑后我两手一摊:“拜托,还是用魔术把我变回自然本色吧!”
只要用心体会,教学中适用打比方和幽默的地方还很多。当然,并不是所有能引起发笑的语言都是幽默,教学中打比方也好,幽默也罢,都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是一种教学机智,是智慧和知识的自然流露,是教师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是教师高超教育才能的体现!
(作者单位 辽宁省义县稍户营子镇中心小学)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