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作用

2014-04-29 23:36李亮
新课程·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设疑启发课堂教学

李亮

摘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的不同,适时地将课前精心设计的、目的明确的问题提出来,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对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设疑;启发;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的不同,适时地将课前精心设计的、目的明确的问题提出来,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对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教学之初见设疑

人的思维都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一节课的开始,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因素》时,有一位教师这样导入,国家体育场的主体建筑“鸟巢”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与“鸟巢”映衬的是“水立方”,它以晶状的靓丽身姿,装点着奥林匹克公园。你能说出它们作为一个空间几何体是由哪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吗?

二、重点、难点巧设疑

知识在教材中的出现都是比较枯燥的,大多学生都很难理解和吸收。如,在讲解《数列的极限》时,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是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后,对于19=2这个等式,还不是很确定。于是教师讲了一个故事。爸爸拿来了19个苹果,他让妈妈把这19个苹果分给三个孩子,要求:大儿子分得■,二儿子分得■,老儿子分得■.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急得三个孩子哇哇叫。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说:“这很简单,我先借你一个苹果,现在一共是20个,按要求大儿子可得10个,二儿子得5个,三儿子得4个,三个儿子一共得到19个,剩下的这一个苹果再还给我。”妈妈在钦佩爸爸的同时又很疑惑,大儿子应该分得9.5个苹果,他却得了10个,教师通过问题的方式把难点呈现出来,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易出错时现设疑

马虎、大意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教师应在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充分地尝试,不断地剖析、引导,最终自己顿悟。

如,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a,过轴的截面的定焦为?兹,求过定点的截面面积的最大值。学生往往会忽略了对?兹角进行讨论,错误的理解成了过轴的截面面积最大,面积最大值为S=■.而应该讨论求最大值:当0<?兹≤90°时,过轴的截面面积最大。

四、结尾之处勇设疑

我国章回体小说,经常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作为结尾,继而吸引读者向下读。一堂课也一样,在课堂总结的时候巧设“矛盾”,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适当地提出新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的同时,对下一節的知识充满期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堂好课,设疑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教师善于利用设疑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思维的矛盾,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达到设疑的作用。

(作者单位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四高级中学)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设疑启发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穷也兼济天下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