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翠
摘 要:抓住每一个写作的契机引领学生,给他们一个成功的机会,把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当作写作的一个范例。
关键词:写作;契机;引领
写作文,历来是学生畏难,令老师头疼的一件事。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对此我深有体会。学生见作文就“望而却步”,经民意调查,学生中80%左右是不喜欢作文的,平时交流谈心滔滔不绝,一旦落实到笔头,就不知从何下手,“脑袋一片空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先不管作文的方法、技巧什么的,真正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只要他愿意去写,其他的就不在话下。新教育有句话“行动,就有收获”,学生高兴做这件事了,他自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对写作不能产生需要,那么就很难写好文章;相反,有了写作的需要,有了表达自己心中思想的欲望,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就会以满腔的热情去写好文章。“心乐之,愿为之”达到这一步,是我努力的方向之一。
一、抓住每一个写作的契机引领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写作目标与内容的解读要求之一,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针对这一要求,结合我校开展的科研课题“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感到文章真正是“以情动人”,有真情的文章自然感人几分。
“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当音乐响起时,九年级每个同学都放声歌唱,这声响仿佛是要冲破云霄似的,那么嘹亮。毕业班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帷幕。每个同学都全神贯注,我心想: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我们大家一起唱歌吧!一首歌曲过后,学生代表上台讲话。他讲得振振有词,把我们的压力、紧张,全都一股脑儿地讲了出来,接着,讲话中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亮出我们的宝剑!”没错,我们要在最后的美好时光中,亮出我们的自信与骄傲。在经过初一与初二的洗礼之后,我们变得坚强了,我们变得成熟了。就像是涅槃重生,浴火凤凰似的把我们的青春献给了中考。我们披上了最坚硬的铠甲。
——肖同学《初三倒计时》节选
作为毕业班的学生,他们紧张,压力重重,在这篇《初三倒计时》的作文中,该同学记录了自己参加学校毕业班启动仪式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当她在全班朗读时,不少同学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趁机引导学生,某同学的经历是大家都有的,她能写出如此感人的文章,源于她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受,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了出来。作文即生活,作文的过程也就是生活的过程,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头。
学校图书馆开放以后,每次去看书,是大家很高兴的一件事,于是,我引着同学们写读后感、写书评。及时记下心中的感受体会,写这种文章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摘抄、议论,也可以抒情、描绘,而且字数的多少、篇幅的长短也不受限制。所以学生心理上容易接受。这样,学生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资料,又能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一本书,可以奠定一种品质,一个故事,同样也能触动人心。
现在,写父爱母爱的故事多如牛毛,但最震撼我心灵的是一篇叫《疯娘》的文章。
这是一篇多么催人泪下的文章啊!母爱伟大,特别是生命被死神骤然逼近时,更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壮观。大雪山上,她咬破手指喂婴儿,自己却遗留在雪灾中;洪水来临,她手举幼儿,自己却消失在洪水中;地震时,她将孩子紧紧护在怀中,自己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选自彭同学《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感动读〈疯娘〉有感》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对写作感到确实是内心的需要。
二、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机会
想表现自己,渴望成功,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非常看重老师的评价。老师的鼓励性评价常常会被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
我班有个学生白某,刚进初中时,交上来的作文就胡乱写几个字,交差了事。而平时与他交流,发现他口才很好,思维敏捷。究其原因还是怕写。观察到他平时喜欢打篮球,在一次学校征文活动中,就引导他写一篇“篮球——我的课余爱好”。寫好后,和他一起就语句、内容等加以修改润色;然后让他在作文课时当众朗读,“当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响起时,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与激动,原来我的作文也可以受到大家的好评”。事后他这样告诉我。有了这一契机,他对作文不再畏惧。后来,他主动报名参加“我是90后”五好小公民征文比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灿烂。”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强。学校文学社、校刊、各种征文活动、县里的各大社团、报纸杂志等都需要一些学生作品,我就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空间。
简而言之,其实学习《论语》的过程,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与自己的毛病习气作斗争的过程。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的缺点,比如,懒惰、贪吃贪睡等,老师说,君子见得思义,不占别人便宜,即使是随手可得,也决不沾染。在学习后常常感到非常的惭愧,以后当做一个安分守己、精进好学的人。
——选自薛同学《论语》后的心得
“努力即是成功的开端”,是一个最简单也最为通行的人生行动法则。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渴求早日把“成功”两字贴在自己的人生簿上,那么就应当毫无保留地去努力——用心思考行动计划、用力做稳心中目标。这正如美国著名行动大师杜勒姆所说:“天下没有不努力的成功,要么是不劳而获,要么是不期而遇。但它们都不是你真正的成功地图。相信自己的努力,就等于相信自己付出之后必有回报。因此,多一次努力,就多一次逼近成功的堡垒。”
其实看了这本书你也会想到爱迪生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想想看,爱迪生这样的天才都说成功是靠一点一滴的努力换来的,更何况是我们这样平庸的人。
看过这些伟人的良训后,再回到書本,你可以看到它是把努力解释的那么透彻。
——选自汤同学的作文《每天进步一点点》
以上两篇(还有其他的,不一一列举)被我县报刊登载后,学生们争相传阅,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没想到自己的作文也可以刊登出来。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我可以写得比某同学的作文更好,只要我认真去写。”“那好啊,以后每次都好好练,机会有的是。”我及时地鼓励她,在初二的一次征文比赛中,她真获得了省级一等奖。
三、把每篇教材当作写作的一个范例
当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适当地交给他们一些写作的方法很有必要。这个也无需刻意去进行,我们的教材每篇都是很好的例子。如:教《散步》,这篇言简意赅的短文可以说是写记叙文模仿的范本。作者在文章第一段用一句简洁的话开门见山点明主要内容——一家人去散步。接下去,他并没有交代散步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而是宕开一笔,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暗示自己希望年迈多病的母亲能多一些活力。然后才转到散步,写到分歧,自然地写到作为中年人肩上的责任:要赡养老人,要抚养孩子。最后水到渠成,用“整个世界”的爱与责任推出歌颂亲情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全文一波三折,结构严谨,脱离了一般记叙文的俗套,做到了“文似看山不喜平”。
一名学生在毕业之际,仿照余光中的《乡愁》,写了如下句子:
回首三年前,港青是你心目中的一座圣殿,你在外头,学校在里头;而这三年中,港青是一架攀登的阶梯,你在前头,时光在后头;今天,三年过去了,港青成了你的追梦园,你在这头,梦想在那头。
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写作有技巧可循,写作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能写出美文佳作。当学生有了写作的愿望,知道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之后,她的写作水平不进步都难。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我的尝试也还是浅尝,希望通过进一步系统的训练,将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愿写作文,把写作当做一件开心快乐的事!
(作者单位 四川省金堂县港青学校)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