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放到了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创新思路,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贯穿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过程中去,充分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51-01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了如此的高度,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愉快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设计《旋转与平移》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课前录制了转盘、观光车,缆车,电梯等视频来揭示课题;然后呈现游乐园的照片,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旋转和平移现象;接着让孩子们观察车轮,风车,陀螺等实物;并欣赏录像《生活中的旋转》,将孩子们带进“旋转和平移”的世界;最后让孩子们玩玩具,去发现并制造出旋转与平移现象,把抽象的数学和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比单纯的数学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讨论、交流,展现自我
数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學生都有发言和交流的机会。不能让少数优生包揽课堂的发言权,有意识地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把发言机会多让给学习一般的同学,经常发言的同学把发言机会多让给较少发言的同学。
1.创设情景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设一些适合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数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出示课题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这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如:“小数点会移动吗?”“小数点移动是什么意思?”“小数点会进行怎样的移动?移动后会引起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小数大小不变?”“学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有什么用?”等。老师让学生面对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形成关于该问题的多种想法,提出问题的关键。将学生置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比较自由的氛围中大胆地提出问题并进行问题的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2.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现的时间和空间。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依靠模拟与记忆,而应该是学生积极有效的探索交流的过程。为此,我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当学生知道商不变的性质研究的是关于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情况,我引导学生以24÷8=3为例,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同时减去、同时乘以、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这几方面进行猜想和分别举例验证,并组织小组讨论,鼓励每个学生都在小组里说他的想法,使到每人都参与问题的讨论和验证。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商变了,什么在变?”“商不变,什么在变,怎么变化的?”通过学生的讨论验证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一个数商会出现变化;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会出现商不变。要求在小组中选出代表解析验证的结果。在这一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乘以或除以任一个数都会出现商不变的?对于商不变的条件还有没有问题?”让学生再次讨论、交流、验证得:这一个数必需是0除外的,因为0不能作除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设计开放题,让每个学生享受自主创新的乐趣
教师应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开放题”的形式来达到这一目标。例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老师有一个长和宽都是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想把它锯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来做教具。根据这个情节,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生: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列式为10×4+5×8=80(厘米)。
生: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列式为5×10×4+5×5×2=250(平方厘米)。
生: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列式为5×5×10=250(立方厘米)。
在解答这道习题的过程中,数学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解决的问题较少,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解决的问题较多,但从他们兴奋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总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去亲自感受、体验、领悟。只有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汇滴成溪,才能实现升华。因此,教师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2]赵德成 《课程 教材 教法》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