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夏栋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目前国际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主导模式。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颇受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重视,其中英国已制定了复兴学徒制计划,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强化完善现代学徒制体系。本文将重点探讨西方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22-01
学徒制其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技艺传授模式,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中国古代就已经具有师傅带徒弟这一学徒制的雏形。徒弟在实践中跟随师傅经过一定年限的学习,掌握了相应的技能以后,可以独立完成工作。目前,这种起源于民间传授技艺的形式注入了新的内容,发展为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范围突破了传统的手工业领域,向许多新兴领域扩展,如公共服务、旅游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
在学徒制的现代化过程中,西方无疑走在了前列。工业革命是其进化的催化剂,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使得机器代替了传统手工劳动。这就使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成倍提高,西方各国都经历过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用工稳定的问题、劳动者收入的问题和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慢慢演变成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结合的受力点。
一、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情况
目前,欧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学徒制体系。从学徒的人数来看,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培训效果最好,其次是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等国家。一般来说,学徒制发展得好的国家,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均有更强的竞争力。而学徒制发展得不好的国家,原因主要是政府关注少和缺乏社会支持。
西方现代学徒制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首先,学徒制的职业领域大幅扩大。过去,学徒制出现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手工业、建筑业等等。如今,为满足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越来越多的职业领域开始出现学徒制。以英国为例,1994年其刚刚开始启动现代学徒制计划,在14个行业进行推广,1995年马上扩展到54个行业,而1997年又变成72个行业。现在的英国学徒制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蓝领行业与第三产业。
其次,西方各国对学徒制的发展思路各有侧重点。澳大利亚希望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学徒制使各个年龄段的人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甚至是中年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培训机会。英国则希望使之为经济发展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同时通过现代学徒制度来带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德国采取的双元制模式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
最后,学徒制与普通教育进行了整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使得更多人趋向于学位教育,那么学徒制教育的吸引力就会下降。所以许多西方国家都在努力提高学徒培训的地位,也积极提供普通学徒接受正规教育的上升通道。比如法国规定,职业资格证书与全日制教育颁发的证书等值。在英国,完成高等学徒教育后,还有机会获得大学基础学位。
二、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运用情况
学徒制曾经是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后来逐渐被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制度所取代,没有发展出类似德国双元制的校企紧密合作的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国家慢慢认识到建立新型的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推行学徒制的构建工作。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确定了具体的任务措施,其中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现阶段,国内高职教育的着眼点还集中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上。关于中国学徒制的开展,许多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但是力度与步伐还不够快,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还是空白。德国对学徒制拥有法律保障以及就业资格准入,澳大利亚对学徒制进行政府拨款,这些都是国家层面制度的设立和政策的保障。
同时,中国的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工作,还在艰难摸索中。以新余试点为例,企业、学生、政府、学校四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并未梳理清楚。对参与的企业而言,政府承诺的“现代学徒制”各项奖励没有到位,学徒工的薪酬基本都是企业支付。许多企业在缺人时愿意培养学徒工,但是人满时又不愿意接收了。有的学徒工对企业不满了,不顾企业的培养,没有任何约束的随时跳槽。甚至也有学校借着向企业推荐学徒工之名向学生收取800至1000元的中介费。
三、西方现代学徒制带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及思考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功借鉴西方的现代学徒制更会锦上添花。尽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之路还很漫长,但是很多方面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汲取西方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政府对学徒培训学校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商业化机制运行。不能仅仅偏袒于公立学校,要设计一系列指标来决定扶持力度。比如澳大利亚的学徒拨款就不是平均分配,培训工作的质量和开设课程的数量决定了政府对该培训机构的拨款额度。如果该培训机构的生源或者培训质量下降了,政府将减少拨款甚至停止支持。
其次,学徒制培训应该不仅仅适用于学校。中国学徒制培训的试点究竟是应该在学校里开展还是在企业培训里开展,这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目前条件下,企业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学徒制在中国的成败。我国还缺乏能够保障或者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比如税收减免或者政府补助,那么出现“学校热、企業冷”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先行在企业也搞一批试点,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对新员工进行学徒化的培训,让企业了解到学徒制的优点,再反过来带动学校职业教育学徒制的发展,也许可行性更高。尤其是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农民工这类学徒工的需求更多,更容易引入学徒制。
最后,中国的现代学徒制一定要有中国特色,不能直接生搬硬套西方制度。一方面,每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过程和水平都不一样,对学徒的培训方法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一味照搬只会使得中国的学徒制失去灵魂与创新。另一方面,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多年,已经具有浓浓的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对职业教育的有力补充,简单的抄袭西方制度只会导致中国的职业教育混乱不堪。
当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的非常紧密,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率为世人瞩目,这些有利因素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中国的现代学徒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大的框架和小的细节都要抓紧制定,这也是一条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砚清.英国现代学徒制对广东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年1月 第10卷第1期.
[2]芮小兰.西方学徒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年04 月下期.
[3]关晶,石伟平. 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1期.
[4]鲁婉玉. 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6月.
[5]王洪斌,鲁婉玉. “现代学徒制”——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年第11 期.
[6]李菁莹.“现代学徒制”离中国有多远[N].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29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