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萍+王欢
[摘 要]本文探讨如何在职业教育学徒制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将企业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校企”双教育主体的作用,构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点解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03-01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多项文件精神,职业教育学徒制教学模式将应用于全国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必将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和特征是“跨界的教育”,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属性上。现代“学徒制”以职业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的价值。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展所长,分工合作。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实际的、学生发展特点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是工作的重点。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1.建设思想
通过对软件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软件设计与开发岗位的具体职业能力要求,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本文以“围绕一个中心,二个标准、开展三个共同合作”为目标进行整体研究。一个中心,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二个标准,即围绕企业用人标准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 开展三个共同合作,即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共同组织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课程体系设计思想概述如下:
(1) 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软件行业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如下:
(2)构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①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由学校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再由企业与学生签署培养协议,形成学校、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
②积极探索“4F5M”课程体系,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4个平台基础上,将课程分为职业教育通识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实践课、职业拓展课5种类型。实现教学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四个融合。加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职业拓展课、人文类课程的开展提升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③以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关系确定层次,以能力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环节确定为四个实践模块,以项目驱动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途径更加清晰,目标指向性更加明确,环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内容与实际结合更加密切,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4) 与软件企业共建课程,共建教学资源,建设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如下图所示:
(5)明确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与企业共同做好:招生、学校与企业双教学环境、校内企业共建教育教学资源、学校企业双师教学、学校企业双教学与管理、学生实训与就业等6个方面的工作,校企共同努力,实现并体现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问题,对行业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围绕一个中心,二个标准、开展三个共同合作”为建设目标,建立了“4F5M”的课程体系,明确了6门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内容将应用于实际教改工作中,并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ZJB1316019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