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中开展实践性教学

2014-04-29 01:51何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德育课实践性中职

何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56-02

在《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1]《中职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也提出:“要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2]这些文件都把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突破。为此,把实践活动引入德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育课教学要在现有活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课堂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促进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学生生活、职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等,才能真正落实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理念。为此,我们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中大胆运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一、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是2009年教育部负责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必修课程,以新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探索确定了较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为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这门课程一共是5个单元,15课。经济建设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政治建设在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是社会建设,同时也包含了文化建设。5个单元构成了“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内在结构。我们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了这个体系结构:

1.从“四位一体”的关系把握

因为“四位一体”具有整体性,四大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在5个单元中前两个单元反映的是经济建设,它在“四位一体”中,表现为“中心”和基础,经济建设要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保证、物质基础。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反映的是政治建设,强调的是制度保障和政治方向。第五单元是社会建设,同时,文化建设也包含在其中。第五单元的内容说明,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社群支撑。

2.从中职教育层面方面

第一、二单元的经济建设部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的基础知识,以便投身于经济建设;第三、四单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的基础知识,以便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第五单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一些基础知识,使他们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作为中职生,要为构建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力。

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及教学组织的目的

1.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

我们把《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实践性教学分为认识性实践,即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内实践)、理解性实践,即理论思维的拓展(校内课外实践)和拓展性实践,即探究性活动(社会实践)等三个环节,我们称为“三环节”实践性教学模式。大家知道,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也是根本,这是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必须掌握的工具和本领。有了这个工具和本领,他们才能够解释社会、解释生活。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如果我们只限于这一点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是我们有时讲的发散思维,或者思维拓展。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能够使他们从某一个知识点引发出对问题的思考,拓展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思维,所以,理论思维的拓展是方向。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的活动,是学生进行理论思维的实践性的活动,它具有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效果。

2.实践性教学内容组织的目的

实践性教学内容组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中职学生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多种方式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层面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从学生要面对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社会现象入手,要求他们掌握经济、政治、社会的基础知识;从课程的基本内容层面旨在提高中职学生认识和参与当代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重要课程,培养他们参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课程性质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能够积极地投身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当中,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三、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效果

1.第一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同步,积极开展课内实践,加强认识性环节

2.第二环节:与学生社团活动同行,开展校内课外实践,加强理解与体验性环节

第三环节:与社会和专业实习联手,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深化运用性环节

以上三个实践环节的构建,将《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与中职学生的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和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实践合力机制,使学生不仅从课堂上学到必要的理论与知识,而且也能在实践中陶冶情感、磨练意志,形成信念,锻炼行为。

2.实践性教学设计的特点

中职德育课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主要教学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2)强调对学习主体的尊重;(3)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完成认知目标,还需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来实现;(4)在学习活动的方式方面,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是重中之重。[3]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中職德育课课程的教学应突出鲜明的实践性。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德育课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为此,本研究就是通过德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改变传统的说教、单纯的理论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突显其实践性特点。

3.实践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以讲授为主的德育课教学由于针对性较弱、教学方式方法简单而成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德育课讲授式教学也容易以“灌输”为主、“智育”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使用等方面改进,但仍然以“智育”活动为主,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演绎”成“具体的、易懂的知识”,德育课仍是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为主,较难落实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和践行。

德育实践证明,人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不能靠“灌输”、不是靠外界“给予”的,而是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依赖于主体的学习和思考,并最终落实在行动上,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因此,转变德育课教与学的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成为德育课的必然选择。

对于中职德育课来说,实践教学方式改革,就是要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把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生活、职业活动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构建德育课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形式相结合的新教学形式。

4.实践性教学的评价

首先,在考核内容上,既要对基本理论进行考核,也对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他们的实践表现进行考核。其次,在考核方式上,重平时、重实践。再次,考核负责人上,多角色、多层次,由理论课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参与考核。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理论成绩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等综合考核形式,具体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考勤及平时作业占20%+课堂实践10%+德育结合实践20%)+期末理论考核50%。

5.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通过以上“三环节”的课程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提高了自身的职业素质,增强了他们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了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了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他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所处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背景以及相关的时代、国际背景,了解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了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学生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高了他们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懂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实践性教学的反思

针对当前中职德育课缺乏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实际,探索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以实践活动形式设计和实施德育课教学,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地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构建德育课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形式相结合的新教学形式,使德育课实践教学常态化。

通过实践表明,通过“三环节”德育实践课程的教学,使德育实践活动教学成为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把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生活、职业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要把实践活动作为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形式。

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使知识“活化”,可以使学生有了真实体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德育课学习的有趣和有用,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等,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因此,我们要把实践活动作为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形式。

实践性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策略、方法有很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提炼。但是,实践性教学在德育课中的功能发挥不可能立竿见影,因为,要搞好实践性活动教学,不仅是教学技术问题,还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如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实践活动资源的欠缺、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师的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S].教职成[2008]6号

[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職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S].教职成[2008]7号

[3]刘伟.中职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

猜你喜欢
德育课实践性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