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对留学生的道德影响

2014-04-29 00:44王凤丽彭立学周文翠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传统文化

王凤丽 彭立学 周文翠

摘 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留学生接触、了解中国文化,对留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等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着力将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律己寬人、诚实守信等内容给留学生以正确引导,同时努力消除传统文化消极因素对留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传统文化;留学生;道德影响

[中图分类号]G74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14)02-0068-04

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语言都脱离不了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对外汉语教学显然也不例外,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应灵活选用多种方式,坚持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更多地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加深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正确引导留学生接触、了解中国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会对留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等产生积极影响,其消极部分则会产生不利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留学生道德的积极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或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吸引,或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留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倡导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尊师重道

《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1] 279,“尊师重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西方国家与中国在尊师重道方面比较起来,远不及中国,迥手不侔矣。中国是尊师重道的大国。在中国讲究上下尊卑关系,尊敬师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难忘 ”等都是出于对教师的尊重。而外国留学生往往不注重这些,如有些留学生对中国教师呼名道姓、见面不打招呼等。对外汉语教师要发扬 “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尊重师长是良好道德的一种表现。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孝敬父母

孝,这个概念和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而在中国尤为突出。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就是一个宗法伦理色彩特别浓重的社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1] 284。中国人民一向视孝为最高美德。很多来华留学生的家境并不是很好,有的学生是靠借贷来华学习的,但有些学生并不努力学习,有的还挥霍钱物。对外汉语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中华传统美德传授给留学生,如把《二十四孝》中“王祥卧冰求鲤”、“仲由为亲负米”等用讲故事或是影视播放的形式传播给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由于这种“孝”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伦理道德中才又多了一项让世界各国朋友们羡慕不已的内容,才出现了许许多多和睦相亲、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让中国的“孝”文化感染每一个留学生,因为“孝”被称为一切道德的根本[2]。让留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把这种道德传扬到世界各地。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律己宽人

律己宽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要求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修养情操、完善品德,用宽宏大量的胸怀对待他人,这就是《增广闲文》中所强调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纷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想,如果大家都能像古人说的“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那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少很多纷争,多了很多和谐。来华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民族风俗,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同的生活习惯,留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如经常听到一些留学生的“老师我们不想和他们做邻居,他们影响我们学习和休息”、“老师我们想换房间他们做的吃的味道我不喜欢”、“老师我不想和他住同一个房间我们的作息时间不同”等抱怨。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中国古代关于律己宽人的故事,如《唐太宗下“罪己诏”》、《蔺相如宽厚待人》、《杨震辞金》等,一方面让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律己宽人”这个做人的道理。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循序渐进地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到学生学习过程之中。还可以组织关于“律己宽人”的主题班会,把留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搬到课堂,利用情景再现把学生间发生的不愉快展现给大家,双方换位再表演一次,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道理,让学生真正明白“律己宽人”这个道理。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使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务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弯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3]也就是说,治理国家应该讲诚信,否则寸步难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即一般民众之间的交往也要讲诚信。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往往会得到尊重,言而无信之人则往往会遭到鄙视。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时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诚实守信这一传统美德。来华留学生中多数年龄小,思想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较差,经常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上课迟到、欺骗老师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做正确的引导,课上加强对“诚实守信”这一优良传统的教育宣传,引出因诚实守信而获得成功的案例,观看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影视节目,做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实践活动,教师平时以身作则,做到身正为范,真正把“诚实守信”植根于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毕业时能够成为受到社会尊敬的人。

二、传统文化对留学生道德的消极影响

来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有着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三观会随着不断地学习而有所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其中不乏有一些消极影响。

(一)中庸之道,缺乏竞争意识,影响学生竞争观念的形成

不同国家的学生对竞争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相同,韩国、日本等国的学生竞争意识比较强烈,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学生竞争意识比较淡薄,一些学生把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用在了竞争中用以安慰自己。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多数学生在中国没有就业竞争这一压力,但他们回国仍然面临着就业压力,这就要求留学生在学习期间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所学知识,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一些留学生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在考试及各种比赛中都显示出无所谓的样子,导致成绩提高缓慢或停滞不前,自己却仍然处于满意的状态,最终也不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将来的就业中缺乏必要的砝码。

(二)重利轻义,重才轻德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俗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砂锅捣蒜,一槌子买卖”、“无利不起早,有奶便是娘”等[4],中国人会强调应该“重义轻利,重德轻才”。而很多留学生一方面受本国的价值观影响,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影响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他们中一些人经常提出“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老师应该送给我们点什么”、“学校请我们参加活动会给我们什么礼物”、“我们参加公益活动给我们多少报酬”、“这是老师们应该为我们做的”、“是你们请我们来的,就要为我们服务”、“我各个方面都很突出,做错了事老师不会批评我的”、“我只要成绩好就行”等问题,这或多少反映出他们“重利轻义,重才轻德”的思想意识。

三、消除传统文化对留学生道德消极影响的对策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管是古代文明还是现代文明成果,都是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养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完善道德、人格,培养留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一位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职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让其植根于各国学子的心中,进而发扬光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把传统文化中对留学生的消极影响扼杀在摇篮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

(一)加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文化修养,将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影响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文化知识的多寡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努力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积蓄更多的“水”为文化传播做好储备。要做到三勤,即勤学、勤思、勤练。勤学,就是在空闲时间积极阅读各种文化经典,努力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传播接受情况;勤思,就是积极反思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的利与弊,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真谛;勤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把传递文化放在首位,结合教学要求和留学生的接受能力,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激发留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使之入留学生的脑、入留学生的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者的传统文化知识。

(二)编写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文化类教材,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课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程间和课程内部都会涉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相关联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讲解。因此,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感兴趣的可能会记住并受到些启示,不感兴趣的则记不住几个。这既不利于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有必要根据不同门类课程之间的关系编写与留学生所学课程相适合并与之配套的文化类教材,让学生更系统更集中地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并使之受用,教师也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的文化编写一本指南,介绍当地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更好地体会当地的文化。此外,还要增加文化类课程的设置,通过不同课型所编写的教材让留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体味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为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践教学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为留学生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风采。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方便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在讲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可以带学生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如在“端午节”教学生包粽子,并带领学生观看龙舟比赛,让学生亲身体会端午节的节日气氛,并给学生讲述端午节的由来,让学生知道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多数留学生在中国的“春节”时都不会离开中国,这时作为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来自己的家过春节,让他们切身体会中国春节合家团圆、幸福和谐的氛围。除了节日以外,讲到旅游文化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旅游景点,让学生亲自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应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文化比赛等,让学生更多地参加文化实践活动,亲身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使留学生有所感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搭建各国友谊的桥梁[6]。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留学生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发挥其积极作用,把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展现给留学生,使留学生能够成为德才兼備的人。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谈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王春刚. 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1).

[3]史立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 新闻传播,2012(12).

[4]乐启文﹒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J]﹒科教文汇,2006(9).

[5]王凤丽﹒浅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6]王春刚﹒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探析[J].前沿,2013(21).

责任编辑:韦梦琦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传统文化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