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我国公民信仰影响状况探析

2014-04-29 00:44王路坦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意见领袖微博

王路坦

摘 要:微博作为网络时代信息分享、传播的新平台,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呈几何指数递增的“裂变”式传播速度。微博平台上由“意见领袖”、“大V账户”甚至平民草根的言论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已屡见不鲜。随着各级政府政务微博的开通,微博平台俨然成为思想、言论交流摩擦的核心地带,微博在影响我国公民信仰状况中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容忽视,它既可以化身为化解公民信仰危机的正能量,又可能摇身成为加重信仰危机的催化剂。这其中如何把握,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探索和思考,还取决于每个公民的自觉。

关键词:微博;意见领袖;资讯传播;公民信仰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4)02-0082-05

自从2009年微博进入大众至今,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这种新式的社交工具和信息平台备受追捧。微博以其区别于传统媒体获取新闻、发布新闻、传播资讯、制造舆论的全新方式融入了民众的生活,已经成为网民分享信息、展现个性、发表评论的重要渠道。许多传统媒体的热点新闻往往也来自于微博平台热议的话题,间接覆盖了非网民的信息来源。由于我国公民出现信仰危机已经是不容回避的话题,在网络信息社会,该如何衡量和对待微博对我国公民信仰状况的影响,值得深思。

一、微博概述

微博即微型博客,因为具备让使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途径都可以保持与家人、朋友、同事乃至偶像的联系与交流,常常被昵称为“围脖”。微博的载体广泛,包括电脑桌面、网页浏览器以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换言之,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只要你开通了网络功能,都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你的动态,了解他人的信息。在微博发展初期,每个用户可以在140个左右的字符范围内及时发布和更新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并且可以将自己的信息随意“@”(即传递告知)给希望得知的其他微博用户,满足了网民的表达欲望并实现即时共享资讯、心情和实时交流。随着微博的蓬勃发展,新增了长微博、微广场、微社群等功能,方便使用者更加快捷地关注感兴趣的话题并参与讨论以及发现更多志同道合的陌生人。

微博作为网络时代典型的社交工具,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广泛参与性。微博不同于传统社交工具点对点的传播方式,而是创造性地开发出了“裂变”式的传播途径。目前网络的惯用语之一就是“转发微博”,即微博具有一条信息可以无限转发的功能。“每个人都可以关注任意微博,也可以转发任意微博信息,这样信息的传播模式突破了一对一转换成了一对多或多对多,就像是原子的裂变反应,由一种信息扩充出许许多多联系,又从许许多多联系中折射出不同形式的结构,信息的力量就产生于整个裂变过程中” [1]。也就是说,使用者不但可以发布分享信息,而且可以传递获取信息,既可以针对热点资讯、公众话题与陌生人进行热烈讨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又可以在自己的圈子内分享图片、心情,让亲朋好友了解自己的动态。在这庞大的信息链条之间,每个使用者都可以切实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全民共享实时新闻。鉴于目前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较为全面的网络覆盖,使得微博的传播力度和传播广度如虎添翼,更加扩大了公众参与的广泛性。二是实名认证。之所以称网络为虚拟空间,一方面因为信号的传输没有实体存在,另一方面就是广大网民在网上冲浪时多是匿名。但实名认证的出现,赋予了微博更强的亲和力、说服力和信任度。微博最初是利用明星效应,通过签约明星的加入来提高吸引力。大众可以通过关注明星的微博,来得知明星名人的实时动态。在微博上展示居家生活、工作旅游的明星名人对于大批的網民特别是青年人来说宛若走下了神坛般可亲,从而被大量吸引加入微博。近年来随着微博用户的激增,出现了一些“意见领袖”,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中部分人宣传正能量,增加社会凝聚力;但其中也不乏造谣生事,以点盖面抨击社会、诋毁政府来博取眼球的人,这从侧面也促使了各级政府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的加入。微博的实名认证为政府机关、权威媒体的加入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网络环境。

二、微博使用现状分析

(一)微博用户数据分析

中国互联网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R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百分点,微博用户逐渐移动化。2011年我国的微博用户为2.50亿,占我国网民总数的48.7%,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相比2011年增长率为12.4%,网民中的微博使用率为45.5%。相当一部分用户访问和发送微博的行为发生在手机终端上。截至2013年底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1.96亿,即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微博用户国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注册用户数均己超过1亿。我国103家微博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个,其中新浪微博用户账号5.36亿个,腾讯微博用户账号5.4亿个,比较活跃的用户账号超过1.4亿个[2]。

(二)微博用户结构分析

“加关注”、“求粉丝”、“互粉”等微博术语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每个微博使用者都可以去关注喜欢的名人、中意的小组、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亲朋好友等,而他人若是对你感兴趣,就可以成为你的粉丝,互相分享资讯、传播新闻、讨论生活甚至相约一起吃饭、学习。通过调查走访得知,“娱乐八卦”、“时装精品”、“时政新闻”、“奇闻趣事”等为微博使用者关注最多的内容板块,使用者进行较多的操作则是“记录行程分享心情”和“发自己的评论”,而使用者应用微博最多的操作则是 “转发微博”,也就是获取资讯并增加自己认可信息的传播量。微博使用者按照影响力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高影响力用户,一般称“大V账户”。这些“大V账户”在微博平台上颇具号召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一般来说,粉丝(听众)数大于10万的称为“大V”。据统计,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10万以上粉丝(听众)的超过1.9万个,100万以上的超过3 300个,1 000万以上的超过200个[3]。二是草根用户,是构成“大V账户”粉丝的重要来源,也是微博用户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大V账户”中,除了官方机构、民间著名组织以及明星名人等本身就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账户外,还有一部分依靠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平台,通过发布具有“爆点”的资讯来吸引大量转发,具备“言语领导力”从而备受关注升级为“大V账户”。这一部分用户的行为言论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公民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在公民信仰危机中微博扮演的角色

(一)微博时代公民信仰危机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加之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等问题都可能被快速传播并放大。一方面,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思想文化摩擦、碰撞,西方一些敌对势力为压制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加紧对我国思想文化的腐蚀渗透,微博时代的到来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内部信仰出现偏差,种种错误观念和思潮有萌发扩大的趋势。例如微博上一些“写手”仅依据片面的党史国史来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却被大量转发,凸显了当前信仰危机的新特点。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社会成员利益关系、思想观念错综复杂的局面,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大大增强,而且具有多变化、差异大的特征,一部分公民的理想信仰不坚定,而相对能够随时随地畅所欲言的微博平台也变相成为了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温床。

(二)微博中正能量的传递化解公民信仰危机

当前各级政府、主流媒体都开通了官方微博,用以政务信息公开以及热点新闻的正面评价,及时揭露微博中出现的虚假信息和恶意报道,扭转公民的信仰偏差。由于微博用户在阅读资讯、参与舆论时,本身缺乏实地考察的可能和动机,而靠恶意中伤国家社会的写手往往抓住民众心理,用图文并茂、移花接木的方式来混淆视听,因此广大民众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产生对政府不信任、对社会不满意,痛恨官员,仇视富商等心态,不但在微博平台引发舆论危机,更甚至蔓延到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造成巨大的影响。政务微博等官方微博的开通可以化解这一信仰危机。一是可以加强与民众的联系,深入民众了解民意。官方微博同在微博平台之中,可以不用走街串巷就能了解广大网民在关注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有什么困难等关系党执政领导核心问题,有助于打开民众利益诉求的新渠道,更好地为民众服务。二是通过资讯发布,巩固公民精神信仰。政务微博不但发布政务工作信息,让民众了解政府的所作所为,增强信任感,更可以发布便民信息等切实关系到民众利益的资讯,增强民众认同感,从而巩固理想信念。三是可以达到引导舆论,化解舆论危机的作用。面对突发性或者群体性事件时,政务微博通过报道实时新闻,来缓解相关民众的焦躁情绪,满足广大听众的关注,防止个别用户以片面的现场照片和夸张的描述来扭曲事实,造成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引发新的躁动。对于平时出现的恶意中伤执政党领导以及敌对社会的言论,可以及时纠正甚至追究其责任,防止产生舆论危机。

(三)微博中的消极因素成为信仰危机的催化剂

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获取和社交形式,以其信息传递的便捷、快速以及低门槛高参与性吸引了大量用户,这些特点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呈现几何级数式的裂变方式,在传播真善美、正能量的同时,也为消极因素的扩散提供了渠道。这种传播方式有利于网络群体的生成,在微博中传播一条信息,短时间内可以扩散到广阔的用户领域。被覆盖的用户在微博平台上进行交流、评价乃至声讨,并不断地吸引新的用户加入,新的用户参与其中初始已经包含了前人的价值判断。在这个网络群体中,成员的意见和行为容易发生趋同,更容易产生共鸣。一旦动摇、弱化、倾斜公民信仰的言论或事件进入微博领域,就成为信仰危机的催化剂。

当前微博平台存在的威胁公民信仰的信息有两大类,一是恶意攻击,二是错误思潮。首先,恶意攻击多是出现在为了升级为“大V账户”来谋取自身利益的一些使用者。他们利用微博平台来传播虚假信息或个别意图造成社会混乱的极端分子和敌对势力的观点。由于当前公民的自我意识增强、社会成员构成复杂化、利益诉求交织着政治诉求,个别人不能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一些人信仰缺失、思想观念被腐蚀,把换取关注、谋取个人利益建立在诋毁党和政府的前提上。同时,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交错复杂,利益分配尚未达到公平协调,部分民众在心理上存在不满情绪,加之部分官员有违法乱纪现象,官员贪污受贿等案件也时有耳闻,这加剧了部分民众对社会出现这种现象的不理解。因此,一旦出现有政府部门违法违规行为,或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出现时,就显得尤为敏感和尖锐。例如2012年10月6日一条微博被广泛转发,微博用户“杰人微语”在新浪微博发布了关于“通山县政府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农民工讨薪”的敏感帖文以及“就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事致湖北通山县政府80后美女县长的公开信”,自称“来自湖北通山和湖南双峰的300多农民工家庭的代表”,带领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在通山县政府跪讨被该政府拖欠的工资,并陈述从2009年开始,这些农民工替通山县政府修筑牛头山隧道,被政府拖欠1 470万元长达2年,还附上了农民工在通山县政府门前下跪照片[4]。该帖被不断转发和评论,进而迅速发酵,甚至扭曲为整个县政府人事关系的丑闻,引发了民众不满。随后通过县政府一系列的举证,证实为一则假新闻,博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关注增加粉丝数,选取诋毁政府的信息是因为容易获取民众关注。

其次,错误思潮在微博平台的传播加剧了公民信仰危机。目前微博平台上倍受关注的内容除了国计民生外,就是各种花边新闻,奇谈怪论、怪异搞笑的图片和视频,或者跟风而起的各种“炫富”、“比美”等消息和帖子。一条明星大腕豪宅的帖子能达到几百万的转载量,几乎可以堪比《人民日报》的发行量。微博的受众集中在青年人群,大量充斥着拜金、享乐、猎艳、猎奇的信息很容易影响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看法,直接侵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设想沉浸在嫁入豪门的灰姑娘梦中,天天关注明星丑闻,不停转发类似“那些气死老师的答案”的帖子的青年人,如何樹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如何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神信仰领域,好的思想不去占领,就会被坏的思想占领。错误思潮在微博平台的广泛传播,从侧面也说明了庞大的受众群体,缓解信仰危机的紧迫性。

四、利用微博趋利避害,缓解信仰危机

(一)针对学生,发展微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首先,微博具有共同交流、广泛应用的特点,使学生随时随地查阅信息并且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共享他人的所感所想,若以班级或者学习小组共建微群,可以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传播关于思想品德、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生活常识等各种信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强制性灌输思想理念的方式。我国网民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0岁到40岁之间,因此微博是大学生会使用而且乐于接受的方式。其次,各高校可以建立学校的官方微博,采取使用学号或身份证号等实名注册的方式,不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保证信息安全,而且可以防止来自外部人员的恶意破坏以及本校学生不负责言论的产生。学校的官方微博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自行过滤一些非法、低俗字眼,设置关键字拦截,真正给学生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一个集合阳光、多元、向上思想,而且能够分享生活学习点滴、探讨社会民生的平台。这样通过把主流思想赋予微博,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自觉抵御来自外部的萎靡享乐意识的腐蚀。再次,校园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微博上具有正能量的“大V”们参与进来。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畅通了学生了解社会的良好途径。毕竟现代社会言论自由,个体自我意识强,不可能要求学生只使用校园微博,与其费尽心思规避他们接触网络言论,不如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具备良好的鉴别能力,不跟风不传谣,用冷静的眼光看待这个纷纷扰扰的网络平台。

(二)针对公众,利用名人效应传递正能量

微博中的“大V账户”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例如影视明星姚晨、企业家李开复等,他们的粉丝早已过千万。也就是说,他们的每次言论都有将近千万的听众,试问哪家报刊杂志可以达到这样的发行量?因此利用名人效应传播正能量,对于淡化信仰危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号召名人微博针对新闻事件开展理性思考,可以引导广大网民避免因为非理性的观点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特别是面对突发情况或者群体事件时,网络名人转发权威官方消息,可以很大程度地安定人心,因为微博名人的受众庞大,名人转发理性信息会产生较大的覆盖面,相对抑制虚假信息扩散,从而避免公民产生不必要的思想波动和引发对社会、政府的不滿。

其次,传播大爱,释放正能量。近年来,可以看到不少微博名人转发帮助孤寡老人,寻找走失儿童,资助贫困学生等消息,其中不乏因为“大V”转发的帮助从而脱离困境。从微博名人发布的微博信息中也常见他们参加各种慈善活动的身影,虽然有些人质疑锦衣华服出席慈善活动的动机,但不能质疑的是慈善本身正能量的所在,对于增加社会温暖,改变弱势群体的生活境遇有着实实在在的作用。最近每年都评比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年度法治人物”等,都采取微博平台投票,明星名人以及官方机构的大力推动,使整个社会掀起弘扬真善美的风潮,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民众的价值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马杰.政府微博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CNN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1-16)[2014-02-20].http:// news.china.com.cn/live/2014-01/16/content_24368

660.htm.

[3]金婷.发挥网络名人的正能量[J].新闻与写作,2013(9).

[4]通山讨薪证实为假新闻,县政府发文澄清事实[EB/OL].(2012-10-17)[2012-10-17].http://news. cnhubei.com/xw/hb/xn/201210/t2270994.shtml.

责任编辑:张淑瑛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微博
跨境电商平台的社群形成机理及作用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意见领袖在微营销中的价值体现探析
主客观与褒贬分类融合的微博情感倾向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