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渗透

2014-04-29 17:48孔祥玲
北方音乐 2014年8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初中音乐音乐教学

孔祥玲

【摘要】审美教育也就是美感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领悟美的能力。审美教育不仅是以美感作为基准点的更为深层次对美的认识活动,而且还是受教育者在看到某种艺术品或自然景观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情与情感表达的整个阶段。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审美教育

一、初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分析

(一)音乐的审美教育没有界限

音乐是一种特殊意义的艺术形式,它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内容相当丰富。然而音乐不单单是一种艺术作品,它更是一种无形的言语表达方式,没有地域与种族的差异,任何人都能通过音乐来传达自己的心声,不同的听众倾听之后也能体会到歌唱家内心的情感。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对音乐的韵律有一定的认知,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也会产生初步的了解,音乐能很好地塑造初中生的审美情趣的养成。创造一个气氛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们的情感表达与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审美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让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的事物充分显现出来,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积极健康的新思想,拒绝低俗思想的出现与传扬。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艺术理论发展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如今,更多的艺术理论已经与日常实践紧密联系,人们逐渐意识到审美能力对社会实践的重要影响,对教育活动中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持续加深。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大多数的艺术家都普遍认为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没有审美教育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缺乏审美教育经历的人才是不完整的。比如在《团结就是力量》歌曲学习中,学生只有真正领悟到团结的含义,才能深刻地感悟到歌曲的妙处所在。

二、初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学习内容趣味化以及新鲜事物的好奇感比较浓厚。因此在对初中音乐的审美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别出心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向学生阐述音乐作品的背景意义与作者在音乐作品中所流露的内心情感。所以说,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音响设备、幻灯片、图画等。这样可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层次,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熏陶感。比如在教《春之声》这首曲子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配乐诵读朱自清所写的《春》的前两段,这样师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共同感受春天带给人们的气息。或者让同学们背诵几首关于春天的诗句:比如“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江烟雨杏花寒”、“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等不尽其数。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对所学的内容热情度高涨。

(二)增加音乐教学中美的情景

音乐教学活动要想收到良好的成效,就要让审美教育从审美主体在自身中达到一定的效果回馈作用,构建一种曲径优美的意境感,逐步完善美的客体,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客体能激发起主体对音乐的热情感。在创建优美的情境过程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教学中出现的内容简单枯燥等现象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思想变化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与生活中的针对性强的场景相结合,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全面增强教学成效感。因此,不管是对学生来讲还是老师来说,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开展音乐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能从音乐作品中体验到美的意境,让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世界里翱翔,加深对音乐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所以,新时期下初中音乐老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对音乐教学意境进行美化。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教学活动资源的丰富多彩,音乐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设备进行音乐教学情境的创建。例如在教《牧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风光的图片制成幻灯片,为学生们播放,从而达到真实情境的再现。

(三)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心理素质与专业技能等是贯彻与实施审美教育活动的最为基础的一个要求。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能力的需求,因此,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与实施方法,让学生们都能找到属于自身特点的参与方式,打造气氛愉悦的审美教育环境,将美育教学融入进课堂教学的整个阶段中。例如在对《良宵》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从以下几步逐步深入:(1)讨论。让每个学生回想自己过新年时的高兴场面。(2)教师提出课题并向学生们讲解作品所处的年代与相关知识和作者的背景。(3)教师演奏《良宵》曲目,让学生去感悟曲调的韵律美,教师做好总结工作。(4)教师可将声音、图像与文字等结合起来用多媒体方式表达出来。(5)学生竖笛演奏旋律,或哼唱旋律短句。(6)对音乐的旋律特征、节奏特点、乐曲的体裁等特点进行细致分析。(7)对《良宵》这部曲目的音乐特点、意境与表达的情感进行总结,挑选出几个学生用二胡、竖笛完整地演奏该曲目。此外,学生的参与不能中断,因为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从参与的量来讲,初一的学生应该多参与一些与歌曲有关的游戏活动,而初二、初三的学生则应多动脑,去思考作品的创作灵感与表达情感。从参与的主动性上来说,刚开始可以是被动的,逐渐要养成主动参与其中的习惯,最终达到自觉参与其中的目的。从参与的空间来说,可从师生双边活动开始,最终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性的互动模式。从参与的深度来讲,起先教师示范、学生仿照,最终形成学生独立进行与创造的过程。

三、结语

总之,对于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活动,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音乐教学活动与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只有将音乐教学环节与审美教育相融合,综合全面地对学生的性格方面、创造力方面进行培养,这样受教育者才能通过音乐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让音乐教学的发展更上一台阶。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初中音乐音乐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