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云
摘 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品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创建生活化的品德課堂,让课堂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和目的,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加强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里指出了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密切品德课堂与生活联系,创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让课堂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改变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激励学生去生活、体验、经历,敢于开拓生活视野和生活内涵,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达到这样的要求和目的,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加强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立足生活,制定学习目标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教育应服务于生活,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立足生活,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讲求“近、小、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尤其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新世纪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如: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诚信观念、民主意识等。
例如,在设计《我成长的故事》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我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把学生自己的生活照片引入课堂。这些照片记录着学生的生活经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学生特别熟悉。看照片,回忆成长经历,今昔对比,会让学生感悟许多道理:我们在不断地成长,爸爸妈妈也在一天天变老,我们的家庭与生活环境也在一天天变化……要感恩,要珍惜时光,要热爱我们的家……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成长的故事历历在目,其收获与长进远远超出了一张照片与一个课时的价值。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我会做的事情》一课时,我首先播放父母对孩子抚养、学习等方面的录像,接着把收集到的小衣物等孩提时代的东西展示给学生,以此引发学生对爸爸妈妈关心自己成长的回忆,然后要求学生在爱心卡上写下自己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亲情和人格的养成过程,从而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联系生活,确定学习内容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就越容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这样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抛弃那些学生不爱听,老师不爱讲的沉闷说教,而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开设了许多来自生活的课题,如:《我来画棵家庭树》是讲关于家庭关系的,《我会做的事情》是讲劳动生活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是介绍各种社会职业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课题来自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学生们最熟悉也最感兴趣的题材。当然,教学这样的课题,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切实关注身边的事物。例如,教学《我的家庭》这一课时,我事先要求学生们画好自己家的平面图带到课堂上来向大家介绍。结果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都以能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为荣。尽管那些平面图画得歪歪斜斜、千奇百怪,但孩子们爱家好客的热情却确确实实地被点燃了。由于教学目标的转变,即由教授学科知识转变为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这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准备了前提。
长期以来,品德与社会课缺乏吸引力,就是由于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去甚远。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理论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感受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设计导致学生自己产生某种体验、理解的思想“碰撞”,让这些“碰撞”去产生它的必然效应。一些知识、本领,并不是在课堂上学来的,那么,都是向谁学的呢?通过密切联系生活的课堂实践,学生会自然地总结出:我们可以向家长、亲戚、司机、老师学习,可以从网上、书本上学习,还可以通过旅游、活动自己体会得到知识。这样还可以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三、贴近生活,选择学习方式。“一言堂”“满堂灌”是陈腐的教学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必须改变学习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必须向社会大系统开放,向新生活开放,把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增加生活实践的活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首先,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组织讨论、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大多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文字很少,如何将几张图片上成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呢?那就要求教师正确把握和重组教材。例如,在上《在邮局工作的人们》这课时,我利用“邮局工作人员的一天”引入,通过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一天中所做的事,使学生认识到邮局工作人员的任务及工作的艰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考与表达,师生相互启发,就能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教育的目的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农产品的家园》一课结束后,我与学生们一起做起了黄豆发芽的实验。由于我自己对豆芽的生长也一无所知,于是我就与学生们每天交流各自种豆芽的发现与心得,还提议比一比谁的豆芽长得最棒。这一提议激发起了学生的好胜心,每天都有学生在班里宣布发现了更好的培育方法。看着他们在那里争辩吵闹,我的心里高兴极了,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探索和研究,他们将来一定能在生活中获得真知。
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开展情景模拟也是一个很好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譬如去年我们学校举办的逃生演练就紧扣安全这个生活主题,以接近实战的演练形式传授给学生自救的生存技能。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起单纯的书本讲解更易深入人心。
其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例如,《城市社区》的第二课时,请学生走进社区去探究考察公共场所和设施,并将自己的考察所得绘制成社区地图,学生交流探究成果及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生活。
最后,抓住契机,在丰富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学生在学习品德内容时,感觉离生活很远,不感兴趣。例如,学生对社区工作基本没什么接触,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先做个小调查,调查自己家中曾经遇到什么困难,是通过什么途径寻求帮助解决困难的。课堂上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为我们的社区生活提供帮助的各个机构,例如:物业公司,街道派出所,业主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等,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提升了学生对生活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丰富生活,拓展学习空间
《品德与社会》教材体裁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课文中设置了许多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环节,其目的是着眼于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習的主人。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种活动,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应注意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扩大教育的效果。例如,在教《幸福的家庭》这一课时,怎样激发学生更多地了解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家的情感呢?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作业,引导学生丰富生活,拓展了学习空间。
首先,课前调查,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中你最爱去什么地方,找出你家的全家照,说一说你们一家人平时都做什么?这样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
其次,组织多种课外活动,形成爱家、爱父母的行为。组织学生编舞蹈、唱儿歌《我的好妈妈》《爷爷年纪大》等,要求学生回家演唱给家长看,或与家人一起演唱,要求学生把这些活动过程写下来准备在班里交流。
第三,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班内介绍一下自己幸福的家。交流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深化了主题: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平凡的家、普通的家。全家人一起游戏,谁生病了,大家都着急、担心,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个人。不管怎样,全家人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得就会越到位、越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过真实的生活,让他们在感受、接触、正在过着的生活的基础上,去体验更有意义的生活,受到真实的教育。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式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让课堂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从生活中来,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适应整个社会,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章正求.数学与生活[[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6).
(作者单位 山东省沂源县荆山路小学)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