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策略,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呢?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亲自试验操作,主体参与其生成过程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改善效果;实验操作;主体参与
■案例描述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偏重于知识的讲授,用传统的“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强化训练”的基本套路,就完成教学任务了. 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不透、一知半解,对基本技能和方法浅尝辄止,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比如笔者用传统方法教完椭圆概念后,发现学生对椭圆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对性质的运用掌握不够扎实,在解题过程中不是漏前提就是忘性质. 如何改进椭圆概念的教学策略,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呢?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试验操作,主体参与其生成过程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呢?于是笔者尝试着对椭圆概念的课堂教学做了以下改进:
片段1(改进前)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圆的定义及其方程,请大家回顾一下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集体温故)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图形——椭圆. (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给学生以椭圆的形象)大家知道椭圆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课件演示了椭圆的生成过程,从而得出结论)由此我们得到椭圆的定义是: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片段2(改进后)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圆的定义,(温故后)请同学们利用我让大家事先准备好的细绳作出一个圆来.
提问:如何作图?
学生: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固定在笔上,将绳绷直用笔尖在纸上作图便能作出圆来.
教师:很好!那么如果将绳的两端都固定,用笔尖将绳绷直,又能作出什么样的图形来呢?大家动手试试看.
(学生合作,动手体会生成过程.)
教师:请展示一下作图结果. (发现得出两种图形,分别请代表回答)
学生甲:我们作出了椭圆形.
学生乙:我们作出了一条线段.
(通过演示,让学生发现它们生成过程的不同之处.)
学生:第一种两端固定后绳子是松松垮垮的,第二种绳子固定后是崩直的.
教师:总结得很好.那么我们发现,如果将绳子的两端固定后使绳呈松垮状,那么绷直绳后笔尖所描出的图形是一个椭圆. 大家能不能类比圆的定义,尝试将椭圆的定义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教师:刚才我们作图时第二种作法符合你的定义吗?
学生(思考后):符合.
教师:那不是出现矛盾了吗?怎么改进?
学生:定长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
教师:很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椭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对比两个教学片段不难发现,教师改进教学策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究.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归纳得出数学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持久.事实证明:改进教学方式后,学生在练习椭圆习题时对题目理解更深刻,解法更灵活. 用学生的话来说:“看到椭圆就看到了它隐含在内的两条细绳,就想到总绳长为定值,绳长大于焦距.印象太深刻了! ”
■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主体参与是学生对教学行为的先天性创设,是他们对教师教学的共时性合作,也是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分享支持与创造教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学民主的实际践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学生则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承担者.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程度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效果.
如何真正地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提高高中数学课的教学魅力呢?笔者试结合在课改实践中的一点经验,浅谈一些认识和见解,意作引玉之砖.
1. 以合理的问题情境为诱导,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也不会生成学生的智慧和灵感. 学生只有对数学课教学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选用恰当的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实验中. 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做精心的准备和安排,有意识地创设趣味情境,捕捉学生关注的“兴奋点”,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望. 例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星期一,那么今天后的第300天是星期几?”这必将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然后告诉学生们只要掌握了二项式定理,这个问题马上就能解决,这样学生们学习二项式定理的愿望就更强烈.又如在讲“概率”时,可问学生:“你知道你买一张体育彩票中头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吗?”像这样创设引入数学情境,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还能培养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思维在轻松的、无拘无束的状态时是最为活跃的.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课,这样才能为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究氛围打下基础.
2. 以精妙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数学的精彩
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我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参与,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发现者,成为自己主体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也才能使课堂活起来.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把时空和机会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教师只有退一步,让出余地,学生才会前进一步,海阔天空.具体可以实施为:
(1)设计层层递进的探索模式. 教师在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中要努力做到点而不破、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给学生思考留下一层薄薄的面纱,使问题具有诱惑力,从而很好地维持了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余弦定理时,笔者按照如下程序引导学生发现定理.
△ABC,∠A,∠B,∠C所对边长为a,b,c,若已知a,b和∠C,如何求c?师生共同探索:
第一层探索:保持a,b长度不变,变化∠C的大小,则有:(1)当∠C=90°时,c2=a2+b2;(2)当∠C<90°时,c2
第二层探索:能否用a,b,∠C表示k?从特殊角入手,分别取∠C=30°,45°,60°,120°,135°,150°计算c,得出一系列c关于a,b,∠C的关系式.
第三层探索:从特殊到一般,大胆归纳、猜想,得出探索结论:(略). 经过以上探索,逐步引导学生提出猜想:c2=a2+b2-2abcosC,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证明.
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猜想到证明,学生主动体验了知识的形成,收获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得到自我发展.
(2)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 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优等生的“表演”,教师应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究,对优等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但对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 学生的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因此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不同学生需求的梯度导学、梯度导练的学习内容,使优秀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到挑战的快感,中等学生受到进步的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 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创新,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 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此外,教师要防止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注意让每一个人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
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要考虑利用其他时机(如课外兴趣活动,也可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科竞赛辅导及校本课程等等)给予他们一些专门适合他们水平和需要的任务.
(3)教学中应渗透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规律、教方法,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积极地去动脑、动手、动口,使课堂教学成为积极思维的王国,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是学生“懂”了、“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它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数学化活动中才能实现. 数学化是指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主探索”,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 数学活动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取决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深刻程度.
总之,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进来,在质疑问题中实验,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升华,然后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炼,究有所悟,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所在.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课改的关键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对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没有现成的样本,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靠的是我们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实践、勇敢探究和及时总结、交流.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实践,去探索,去总结,我们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