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研究

2014-04-29 00:44牟群英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4年3期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故事及实验情境,对浙江省台州市120名幼儿进行了“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都很低,但呈现出不同的层次;移情训练能有效促进幼儿分享行为水平的提高,特别对大班幼儿的效果显著;移情训练能提高幼儿的分享观念认知;幼儿的分享行为受教养方式的影响。由此提出教育者特别是教师,有必要通过移情训练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养方式,提高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

【关键词】移情训练;分享观念;分享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3-0021-07

【作者简介】牟群英(1969-),女,浙江台州人,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科员,中学高级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移情亦称情感移入或情感转移,是一种根据经验或遗忘的类似情景去知觉和理解当前情景的心理现象。[1]就是说:移情既要能识别他人的情感、欲望和思想,又要对他人所处的境地有一种替代性的情感反应和体验。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通过与他人共享某种资源而使他人获益,是人类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通常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价值。[2]

我国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移情训练能显著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夫曼通过对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多年研究指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驱力。移情能力的高低对亲社会行为的水平起着重要作用。[3]

为了探讨移情在幼儿道德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了解移情对幼儿的分享观念、分享行为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有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受到亲社会观念的影响的。[4]考虑到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水平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分别采用故事难题法和自然实验法来观察和评价幼儿的分享行为反应。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浙江台州某一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各40名,其中男幼儿62名,女幼儿58名,小班平均年龄4岁,中班平均年龄5岁,大班平均年龄6岁。将各年龄段幼儿分成20人一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幼儿进行移情训练,对照组的幼儿只进行常规教育。

(二)研究材料

1. 采用皮亚杰的故事难题法,向幼儿讲述自编的故事,然后提问,让幼儿做出分享判断,从而考察幼儿的分享观念。

故事A:多多最爱吃奶糖了。星期天,多多的两个好朋友到多多家玩,多多拿出奶糖招待客人,可糖盒里只剩下1(2、3、4)粒糖了,多多怎么办呢?

故事B:阿姨家的弟弟妹妹来多多家玩,他们想要多多的大气球玩,可是气球只有1(2、3、4)只了,多多怎么办呢?

2. 采用自然观察法,设置情景直接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测定。

情景A:在教育活动中,使被试获得一包巧克力糖,非被试没有食品。观察被试对食品的分享反应。

情景B:在游戏中,使被试获得一样新玩具,非被试没有玩具,观察被试对玩具的分享反应。

(三)研究程序

本研究共历时两个月,研究前测和训练分别由经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教师担任。为了完成研究前测的任务和教育训练工作,对相关教师均进行了标准指导语的训练,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一致性。研究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过程

(一)前测

1. 分享观念的测查

给幼儿讲述故事A后,提问:①糖盒里只有1粒糖了,多多怎么办?②糖里只有2粒糖了,多多怎么办?③糖盒里有3粒糖,多多怎么办?④糖盒里有4粒糖,多多怎么办?讲述故事B,提问同上。

将幼儿的分享反应界定为:慷慨(4分)、均分(3分)、自我(2分)、不会(1分)四种层次,记录幼儿的反应情况。“慷慨”是指把食品(玩具)分给他人不给自己,或多给他人少给自己;“均分”是指把食品(玩具)均匀分配,每人所得一致,玩具轮流玩也属均分;“自我”是指独占或多占;“不会”是指不知道如何分。

2. 分享行为的测查

记录设置情景中幼儿分享的反应。将分享行为界定为三种层次:实质分享(3分)、感官分享(2分)、不分享(1分)。“实质分享”是指将食品给别人吃,将玩具给别人玩或一起玩,“感官分享”是指将食品和玩具给别人摸、看,“不分享”是指完全独自享用。

同时,记录幼儿分享反应的主动性,也界定为三种:主动(自愿)分享(3分)、模仿分享(2分)、同伴请求后分享(1分)。

(二)训练

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四周的移情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品德教育。教育訓练的次数相同。

1. 第一周:移情脸谱测验

目的:通过一套表情脸谱展示,向幼儿呈现不同的情感、情绪,唤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培养对各种情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体会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

教育形式:

(1)逐一将快乐、伤心、生气、恐惧的脸谱向幼儿展示,让幼儿说出每个脸谱的情绪状态。

(2)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内心感受,并找出相应的脸谱与之匹配。

2. 第二周:培养移情能力

目的:讲述有关分享行为的故事,展开分享行为的意义和分享过程中分享者与被分享者不同人内心体验的讨论,感受他人的情感、愿望,体会他人的处境。

教育内容:自编故事三个。故事A:妞妞和宝宝是一对双胞胎。爸爸出差回来,给妞妞买了一大盒的巧克力糖,妞妞为了不给大家吃,说巧克力很难吃,用手护着巧克力吃了起来。宝宝拿着爸爸给她的两个橘子,分给大家吃。虽然橘子很酸,可大家吃得很高兴。故事B:明明的妈妈在明明过生日那天送给明明一辆红色小汽车,小伙伴们看见了,都围过来看。有的说要借玩一会儿,有的说要一起玩,明明说:“不行,你们会把汽车弄坏的!”说着进屋关上门。故事C:一个小姑娘住在一间很小很小的小房子里。一天晚上,小姑娘刚刚睡下,一只小狗来敲门,说要来躲躲雨,小姑娘让小狗睡在床上,自己坐在沙发上。一只小猫来敲门,说要进来躲躲雨,小姑娘让小猫和自己一起睡在地板上。虽然很挤,可大家睡得都很香、很甜。

教育形式:以故事A为例。

(1)引发兴趣,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提问:巧克力真的很难吃吗?妞妞为什么说巧克力难吃?宝宝的橘子不甜,大家为什么吃得很高兴?

(3)讨论:妞妞这样做,大家心里怎么想?你觉得呢?宝宝这样做,大家又怎么想?你怎么想?如果你是妞妞,你怎么做?

3. 第三周:感受分享的快乐

目的:通过专门分享日、郊游、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共同体验交换、分享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强化情感体验。

教育形式:

(1)经验分享日活动。通过规定的一天时间,让幼儿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经验向同伴讲解或展示,使幼儿体验成就感,并学习用祝贺语表达对同伴的欣赏,为同伴的成功感受到快乐。

(2)食品共享日活动。幼儿每人自带最喜爱的食品若干,到园后与班级幼儿分享,体会分着吃东西的乐趣。

(3)举办“生日会”活动。与个别家长协商后,请过生日的幼儿将蛋糕、点心等与同伴共享,并请幼儿为“小寿星”唱生日歌,说祝词,共同体验生日快乐。

(4)每天“一分钟”分享活动。每天午饭前,作为幼儿才艺展示、分享快乐的时刻,幼儿通过讲故事、唱歌、弹奏乐器等形式,获取精神上的分享体验。

4. 第四周:角色互换体验

目的:让幼儿在短时间内作物品的所有者和分享者的角色互换,建立分享的层级规则,深化分享的认识和感受,使幼儿明白分享给大家带来了团结、快乐和友好。

教育形式:

(1)换位体验活动。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引导幼儿深入讨论人物或角色情感,体会和感受别人的心理,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逐步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2)轮流共享活动。在玩玩具、做游戏等环节中,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谁先拿到玩具谁先玩,后来者学习用请求、协商的手段来等待,体会轮流分享的重要性。

(3)先人后己体验。组织幼儿互相进行家庭访问,学习将自己的玩具与食品请客人首先享用,学习忍让、忍耐等好习惯,培养良好的待客礼仪。教师或父母对幼儿的先人后己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强化。

(三)后测

研究方法同前测,故事内容大体不变,故事角色稍作改动。

(四)家长问卷

根据自编的调查问卷,作为分析幼儿分享行为产生的参考,考察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重视教育程度等情况。

四、研究结果

(一)前测检验

1. 前测结果显示,同一年龄组幼儿在移情训练前,幼儿的分享观念和行为的一般水平是一致的,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2)。但是,对实验组幼儿的实质性分享行为进行前测,发现小、中班间无显著差异,中、大班之间却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分享行为呈上升态势,说明5岁~6岁是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分享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见表3,下页)。

2. 前测结果还显示,幼儿的分享观念中,作出“均分”的最高,“自我”的其次,“不会”的再次,“慷慨”的最少(见表4,下页)。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均分”反应在大班幼儿中急剧上升,高达80.94%,中、大班间有显著差异。而“慷慨”反应并未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反而有下降趋势(见表4),这与芩国桢、刘京海等的研究有区别。[5]说明在幼儿时期,特别是大班年龄段,在对待物品的分配上,“均分”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已经占幼儿亲社会观念的主导地位。

3. 分享时物品数量会使分享反应发生相应的影响。当分享物品与人数相等时,绝大部分幼儿都作出了“均分”反应,“慷慨”和“不会”的最少;当分享物品少于人数时,大部分幼儿还是作出了“均分”反应,但是“慷慨”和“自我”的幼儿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当物品数量上升,“自我”反应也呈“上升”趋势(见表5)。

4. 分享物品的性质不同也影响着幼儿的分享反应。当分享物品为“吃”的物品时,幼儿更倾向于作出“自我”反应,且与“玩”的反应差异显著。当分享物品为“玩”的物品时,幼儿更倾向于作出“不会”反应,且与“吃”的反应差异显著。说明幼儿的分享观念更容易受到物品性质的影响,特别是吃的物品影响。但是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物品,幼儿作出“均分”的人次还是最高的,两者差异不显著(見表6)。

(二)后测检验

1. 移情训练后,各年龄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享行为在实质性分享和不分享上差异极其显著(见表7、表8)。在感官分享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见表9)。在自愿分享上,小班幼儿在食物的反应上表现显著,对玩具的反应不显著,中班幼儿表现出差异不显著,大班幼儿两者差异均极其显著。说明,有计划、有目的的移情训练在促进大班幼儿的分享行为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见表10)。同时也说明,移情训练教育在3岁~4岁幼儿的训练上很难产生明显的效果。这与张莉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移情训练的影响,小班和中班优于大班”。[6]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虽然小、中班幼儿在情感上具有易感性的特点,但同时他们的情感本身很不稳固,因此其分享行为也是不稳固的。

2. 后测结果还显示,移情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我”观念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自我”观念大大减少。但在大班组表现出不显著,这种情况说明大班儿的“均分”观念占有很大一个比例,幼儿的分享观念趋于稳定(见表11)。

五、讨论和分析

(一)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都很低,但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从前测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年龄班的物质分享观念水平都很低,中、小班仅有12%的幼儿作出“慷慨”反应,大班只有3%的幼儿作出“慷慨”反应。各项不分享的人数也较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分享行为呈不同层次的增长趋势。主要归纳为:

第一层次,自我中心、满足自己。皮亚杰认为2岁~7岁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认识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在道德判断上也只是处在道德实在论阶段。幼儿的思维是不守恒的、不可逆的单向思维,因此限制了他们不能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形成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为满足自己而行动。

第二层次:权威引诱、求得奖励。大班幼儿由于受在园教育的影响,“均分”观念最高,实质性分享增多,具备了初步的分享行为,但这种行为往往出自“他律”,非幼儿真正的主动行为。例如,有的幼儿说:“老师在这里,我不分给别人吃,老师会不喜欢我的。”有的幼儿说:“妈妈说,分给别人吃才是好孩子。”

第三层次:投桃报李、互惠互利。大班幼儿已从单向思维向可逆性思维发展,从自我中心化走向去自我中心化,学会了双向思维。在几年的相互交往中,他们的道德行为趋向成熟,他们认识到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一些幼儿说:“他上次也给我糖吃。”“我们是好朋友,我和他一起玩。”“我把巧克力分给他,他就不打我。”

第四层次:大家分享、大家快乐。处在这一层次的幼儿,道德观念已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他们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能自愿牺牲自己使大家得到快乐。如有的幼儿说:“他没有巧克力,他会难过的。”“我和他一起玩,我高兴,她也高兴。”“一个人玩没意思,两个人玩有趣。”

(二)移情训练有效促进幼儿分享行为水平的提高

研究前、后测结果表明,移情训练后,幼儿的实质性分享行为有很大的提高,“自我”观念逐渐消退,差异非常显著。说明移情训练策略是提高幼儿分享行为水平的有效途径。移情训练使幼儿有机会站在他人的位置上去感受他人的情绪、愿望,体验他人的情感、处境。角色体验、经验分享、真实感受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得不到分享的心情是难过的、痛苦的,与别人分享,使别人快乐。他们的行为受经验的触动,因此幼儿作出了分享的反应。

正因为幼儿有了情感体验,当他们再次面临分享物品时,他们能够克制自己“独占”的愿望,做出了主动的、自愿的分享。移情训练前,幼儿的实质性分享往往来自模仿和同伴请求,但是在训练后,幼儿的自愿分享大大提高,同伴请求分享大大减少。但是,小班幼儿的模仿分享还占有一个比较大的比例,这是由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三)移情训练提高了幼儿的分享观念水平

通过移情训练,实验组幼儿不仅在具体的分享行为上有较大的变化,而且在分享观念的认知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前测时幼儿较多的表现出“独占”、“独享”等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认识,很少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后测时,幼儿开始关注同伴的需要和心理,这种变化反映在后测中比较明显。

在前测中,即使幼儿作出了分享的反应,但是,基本上是“权威引诱”或“互惠互利”这个层面上。小班幼儿在陈述分享理由时,往往都表明:“给别人好吃的老师会表扬我。”中、大班幼儿则较多地表达“上次他也给我吃的”或“他是我的好朋友”。从中可以发现,幼儿的分享来自于自我的需要,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分享。但是,在后测中,幼儿在陈述分享原因时,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达出“和别人一起快乐”“让他也开心”的感受,表明幼儿在道德认知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幼儿的分享行为受教养方式的影响

问卷调查表明,幼儿家长的总体学历层次不高,高中学历的占43%,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0%,初中的占17%,但大部分幼儿家长还是比较重视教育的,每天和幼儿交流时间1小时以上的占57%。家长的道德观念、教养方式与幼儿的分享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如,有的幼儿说:“妈妈说,玩具给别人玩会弄坏的。”“爸爸让我带旧书给班级,新书会撕破的。”“妈妈说巧克力都给我吃,大人不要吃,我吃多少都没关系。”正是由于受父母的道德观念的影响,幼儿的不分享行为占有一个很大的比例。

在幼儿园,由于教师普遍采用了平均分配的教养方式,不论是吃点心、吃午饭,还是看图书、玩玩具,幼儿都在实践着“机会均等”的概念。因此,幼儿的均分观念较强,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反应:所有物品都要均分。这无疑也影响着幼儿分享行为水平的提高。如,有的幼儿说:“这是老师给我的,你要吃去向老师要!”“老师给我的不给你玩!”

六、结论

我们的研究揭示:教育者特别是教师,有必要通过移情训练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养方式,提高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

【参考文献】

[1][6] 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01).

[2] 李幼穗,赵莹.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08,(02)

[3][4] 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5] 芩国桢,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02).

本文系浙江省2013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的资助项目“县域幼儿园资金投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号:SB053)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 张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