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考命题改革 关注学生的发展

2014-04-29 00:44陆志英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化学教学

陆志英

摘 要: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各地的中考命题经过多年可贵的探索,正逐步将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内化到试题中,使试题更好地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命题改革;化学教学;学生发展

本文以近年来漳州地区的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分析试题的结构与内容特点,揭示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取向,旨在为新课程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学习

在化学教材中,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类,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等,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称之为“双基”。从中考试卷看,试卷中“双基”内容占了试题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双基”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扎实的“双基”是学生能力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对前面的“双基”没有掌握好,就会影响后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保证学生今后学习所需,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双基”为基础。

二、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以与初中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背景进行命题,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这是中考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

例1.(2012年漳州卷15题)新装修房屋的室内空气含有大量

有害物质,甲醛(CH2O)是其中的一种。

(1)甲醛分子里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2)除去室内甲醛污染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活性炭是由______元素组成的物质,与活性炭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单质还有______(填一种),这类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有气体生成,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也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本题以生活环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懂得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服务于生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把化学知识置于生活的情境中,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有意识地利用实验、化学小问题等,把生活情景转化为化学情景。

三、加强实验教学,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开发

在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在于更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

上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时代发展的

需要。

在中考试题中,我们也见过这样的题目:

例2.(2013年漳州卷16题)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写出A装置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若要制取氧气并测定体积,需将上述A、B、C装置进行组装,则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 )→( )→b;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_。

(4)将产生的氧气分别通入D、E装置中,观察到D中的白磷______,E中的白磷______。这一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必备的条

件是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的考查取材于教材,而这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却需要学生把实际操作能力与实验思维结合起来,既让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也能让学生体验学会检索、分析信息和应用知识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强调了实验教学。)

例3.(2013年漳州卷17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閱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拓展延伸】另有一位同学向自己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可红色即刻消失了,出现此意外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A.所用的酚酞试液是变质的

B.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小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分析:本题的【评价反思】与【拓展延伸】部分,学生只有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方能获得准确的答案。这样的题目具有较强的选拔性,并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实验题命题的新思路。)

解这类题目,需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再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如新课标指出的那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四、关注学科间的渗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等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交叉与融合,构成了学生在一定阶段的整体认知结构,未来的考试中各学科融合在一起已是大势所趋。

例4.(2013年漳州市质检卷18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 g某铁样品(含少量杂质不参与反应)于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100 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1)从图中可以看出,恰好完全反应的时间是______s,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分析:此题将数学的图像知识渗透到化学中的数学化学渗透题,解题时要利用图像分析法,当产生的气体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时,反应已经停止,即恰好反应,考查学生的图像应用能力和化学计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让学生了解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让学生在一个广泛的知识领域领略知识的精华,让学生敞开智慧的大门,发挥其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水平上,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增强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寻找各学科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融合意识,引导学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中考命题的改革,使中考试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在中考的试题中也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切合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教学中既研究中考,又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学习中

成长。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第九中学)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化学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教学分析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浅析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