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珍
摘要:初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美术教师要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113
初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美术教师要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教師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灵活性选用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师掌握教学技巧的多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识。如美术鉴赏“中国古代青铜”一课,笔者分析其作品的背景及图案后,让同学们也参与分析点评其他青铜器精品的特征,在内容方面和知识点上让学生们一起来猜,以“猜”的活动参与投入。
一、美术教育生活化
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要调动学生自觉地把学习美术纳入到追求高品质生活所需要的范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一定艺术素质的美术爱好者。
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的发展本位”的飞跃。例如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美术课,在上课时,伴随着音、形、声、色的出现,学生们兴高采烈,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这些精彩片段无论在构图、色彩运用、动态造型、摄影技巧等方面都是唯美的典范,感染力极强,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感受美术独有的艺术魅力。我还特地把动画片中学生最喜欢、最熟悉的形象放大,让学生领略漫画、卡通画的艺术共性。在开放、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一边积极地和笔者共同欣赏作品,一边分析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创作技巧。
二、提高美术欣赏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艺术的欣赏,便没有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首先作用于人的情感,从而改变人的思想,进而影响社会。但艺术及艺术教育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往往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贯穿这个过程始终离不开艺术欣赏。
美术教育作为我国初等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所提出的“美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和“全面发展”,明确了美术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性质、任务,是艺术素养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学美术教育应强调艺术素养的提高,而美术欣赏则是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提高审判能力最有效和最重要的途径。
在中学美术教育加强美术欣赏,符合教育的规律,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也符合现行的《美术课程标准》精神及要求,更适合于解决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且在本质上落实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现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表现生活,激活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
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教师要积极为他们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克服在活动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从内心深处激活求知、渴望长进的愿望。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展示符合教学要求、视觉形象美、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启发他们深层次地理解作品。无需大量的说教,学生就自然地受到了美术教育的熏陶。
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成果,更应注重实践过程。比如通过“变废为宝”的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品,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加工创造。学生都感受到了制作过程中的甜与苦,更乐于观察、乐于思考、参与创造。这时只要稍加诱导,便能促使学生理解“变废为宝”对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重大意义,自然而然地鞭笞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丑恶行为,进而养成注意节俭、珍惜劳动成果、参与环境保护的习惯。
四、激励学生创新
美术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审美感受和评价,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参与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和树立自信心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艺术贵在创新,可以说没有创造就不是艺术。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最好途径之一,要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引导创新。在每次的作业展示,既要展出画面很完美的作品,又要展出某一方面处理得比较好的作品,更要选出许多有个性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欣赏那些与众不同、颇有新意的作品。对于能超越自我、略有新意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正是在这种崇尚创新的评价标准的引导下,学生变得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笔者深信,学生在这种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互动中定能擦亮一双双慧眼,张扬一种种个性,放飞一颗颗心灵。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