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泽芳
(南京市大光路小学,江苏南京,210007)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朱熹解释道:“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通过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综合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内化和积累,这才是复习课最为核心的作用。
而现实情况却是以大量的练习代替复习整理,以教师归纳代替学生积淀,以学生的被动应答代替学生的主动探究,学生始终在教师的“牵引”下复习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复习课的有效性取决于对复习内容的把握、对复习过程的引领、对复习生成价值的放大和对复习目标的分层确定,这些项目的达成都必须“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因地制宜”主要从“教材”“体验”“生成”和“个体”四个角度进行。
数学复习课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学生可以沟通各个知识点,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梳理的过程与成人的知识整合有区别,表达方式也会五花八门,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这些最“原生态”的思考。
如期末复习时,教师可以就一个单元让孩子进行综合整理。笔者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用生动有趣的画面表达:有的用花瓣表示计算的不同类型,有的用大树枝干与树叶表示分数初步认识的学习内容,有的用船帆、船桅和甲板等表示观察物体中的学习收获。这些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看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梳理,能有效帮助学生自主搭建复习轮廓。中、高年级的孩子能够通过网络图表达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且可以标注一些关键的重难点和易混易错之处。
学生自己经历整理的过程,使得复习课充满乐趣与成就感,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实际掌握情况并做出如何跟进指导的正确判断: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这样因“教材”制宜的综合整理,将学习内容有效整合,就为选择合适的复习方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为什么极受老百姓喜欢?因为这是老百姓自己的舞台,是老百姓自己在展示。数学复习课应该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思维“热身场”,因“体验”制宜,为学生探究发现而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生喜爱的课堂活动形式有游戏、竞赛、实验等,依托这些活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表”之后的阶段复习,笔者将算式卡片贴在墙上,形成“算式墙”,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左右算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讨论留白处的算式填写什么,这样的复习不仅仅是对乘法口诀的巩固,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优化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数感。再如六年级复习数的近似值时,让学生自己写一个任意数,点上小数点,然后独立思考不同保留条件要求下的近似值。学生纷纷举例阐述,然后互相评价完成情况,知识点巩固效果良好。因此我们有责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考氛围,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使复习效果比教师单纯强调、训练易错点更好。
不重复旧课、不平均使用力量,才能让复习课精彩起来。数学复习课必须挖掘学生复习过程中的生成资源。美国教育学者简尼尔森在其畅销教育书《正面管教》中明确提到一个观点: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好时机。从数学复习课的角度来思考,没有学生天生就会统领全局丝毫不差,也没有学生天生知道每件事的正确做法,数学复习课中学生出现各种误区或困惑都是非常宝贵的生成资源。这种因“生成”制宜的智慧传递,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和充足的教学智慧。
比如在三年级24时计时法的复习中,梳理关于某个时间点到某个时间点,其中“间隔时间”的长短,学生会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在复习阶段,依然会有学生不太习惯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抽象分析和推理过程及结果,他们会通过“异样”的图示或者计算过程来表达。在教师对此提出质疑前,我们应当让学生先通过同伴之间的反馈交流,有机会说明自己的思考意图,然后同伴互相评价,最后推举一人介绍同伴观点的合理性。通过提示多人表达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加强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和融合。再如在单元复习进行讨论并练习后,可以结合一些错误关键点进行内容梳理与归纳,让学生做学习的主动发现者。例如对“小强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4米,10分钟走了一半的路程,剩下的要在8分钟走完,每分钟要比原来的速度快多少?”学生练习后自我评价忽略了“每分钟要比原来的速度快多少”中的“快”字,于是大家对问题的审题细致度有了自觉的提升。只有教师把错误或置疑作为讨论的内容时,学生才会在一次次辨析中不断巩固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从而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在确定复习课教学目标时就明确分层,进行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设计。当学生整体掌握比较好的时候,对其直接加以巩固;学生之间差异明显的时候,让掌握较好的学生教还不太会的同伴;重难点讨论时,把简单的问题优先让给学习有些困难的学生回答,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来尝试,最为重要的是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复习课学习活动中来的机会。
如六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定义比较简单,可以把定义复习先请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完成(xy=k[k≠0],x/y=k[k≠0]);对于定义运用的复习难度相对提升的情况,先请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将复习活动题板进行抽拉然后辨析,依据出示的两个信息辨别是“正比例”或“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再过渡转交另一位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继续抽拉题板仿照分析,如果出现错误就即时讨论核心要素:乘积一定抑或是分数值一定。讨论环节的最后请进步明显的学生用自己的例子试着归纳正、反比例的方法,再独立设计1~3个联系生活的正比例或者反比例例子。学生在复习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更有信心和同伴交流关于复习任务的话题。
数学复习课是学生学好数学、爱好数学的“起跳板”,是活跃思维的“热身场”。数学复习课应具有浓厚的学科特征,我们应基于学生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思考教学策略,努力让复习课的课堂不仅闪耀着数学智慧,也充满人文关怀。
[1] 朱国荣.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需要厘清的四个基本问题[J].小学教学研究,2012(7).
[2] 过峰艳.小学数学复习课新模式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4).
[3] 张成军.在“生动”与“深刻”之间有效回首——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