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荣
摘 要: 当前,社会知识量增加,新的学习方式被提出并且接受。近些年我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教学改革,由此,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被广泛采用的学习方式,推进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就汉语文教学而言,虽然这种学习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合作学习在高中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运用
一、合作学习在高中汉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合作学习被很多学校及教师推崇,但是实际实施情况却有不足之处。根据研究,下面笔者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
1.老师方面的问题。大部分教师理解合作学习的实施方式及学习优势,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汉语文这一学科,部分教师往往会习惯性地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汉语文这一学科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这样苍白的讲述只是将合作学习当成空话,流于形式,不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另外,少部分教师深陷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够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才是关键,所以汉语文课堂便成为枯燥无味的讲述课。片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2.学生方面的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落实过程中有一定的问题。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常见的情况便是教师实施了合作学习的所有流程,而出现问题的环节就是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学生长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行为惯性。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偷懒”,“滥竽充数”,窃取小组探究成果,这种做法无异于玩火自焚。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在思想上让学生适应合作式学习。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已久,学生的学习兴趣备受压抑。高中汉语文作为没有让学生有太多兴奋点的学科,对于合作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些不适应,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完成这种过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意识的培养。
由于当今经济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家备受宠溺,直接导致不愿与人交流、自私等问题,成为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阻碍。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就是让这样的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对他们是有益的,让他们接受与其他同学交流,这样合作学习才可以继续下去。下一步就是对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强化,强化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团队协作完成共同任务。比如在学习老舍的《茶馆》时,其中一些细小动作包含的深刻含义及背后暗语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给班级分组,让学生扮演角色,举办一次话剧比赛。这样,老师很快便可以发现不管是任何性格的人都可以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初步建立了合作学习的思想构架,若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便顺理成章地想到可以和其他同学相互讨论,进行思想交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
2.教师要扮演好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合作学习并不是盲目的小组合作探讨,教师要在合作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有重点、突破口,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时的方向,这样可避免做无用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另外,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需要学生有清楚的思路、明确的观点,这是要小组成员一起完成的,只有把问题理解透,才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解决问题。教师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3.优化课堂学习内容。汉语文的特点就是内容丰富,层次多,细节方面需要学生记牢的太多,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汉语文这一学科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一堂汉语文课可能有很多教学内容,但是,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合作学习不是盲目地所有教学内容都要合作,老师要在一整套的教学内容中选择最适合、不易用语言讲述清楚的部分让学生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比如在《爱莲说》中,老师要明确本文主要问题是如何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这个问题可以交给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商讨,整理思路,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的交流过程也是知识的交换过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掌握课文中心思想。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内容更系统,重点难点更突出。所以,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要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只有有目的性的合作学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方式被引入课堂,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汉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潜力得到了挖掘,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习汉语文将不再是困扰学生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马兰,盛群力.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合作——合作学习基本要素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8(18).
[2]易斌.新课程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合作学习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08(01).
[3]刘爱琳,陈鸿秀.合作学习小组的稳定性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