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蓉蓉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翻译不仅仅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沟通和移植。本文从文化视阈阐述佛经翻译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阶段、佛经翻译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翻译研究作出启示。
关键词: 佛经 翻译 文化
1.引言
我国的佛教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部佛经翻译的历史。佛经翻译,不仅仅是符号间的相互转换,从文化翻译的角度看,其是将一种语码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码转换过来,从而推动文化的传播,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单宇,范武邱,2010)。在佛经翻译和佛教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处于相互借鉴、相互补益的良性循环中。正如我国伟大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引自林煌天,1997:季羡林序)
2.佛经翻译的主要阶段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西汉末年开始,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到唐臻子极盛,北宋已基本告一段落,元以后则是尾声,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148—316年,即西汉末年到西晋,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安清、支娄迦谶和支谦。翻译的特点是:主要翻译人员为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往往全凭口授,一人口译成汉语,再由另一人或数人“笔受”,即笔录成汉文,最后进行修饰。从翻译方法来说,一般都采用直译法。第二阶段,公元317—617年,即从东晋开始至隋统一中国,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莫过于鸠摩罗什。这一阶段呈现出新的翻译特点:朝廷开始组织译场,选拔大批人才进行翻译,这样就由前一阶段的个人翻译转为集体翻译。集体讨论所译出的佛经,无疑大大提高了翻译质量。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研究上,有如释道安总结出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规律,等等,这一时期基本上采用意译的方法,和前一阶段的直译是完全不同的。第三阶段,公元618—906年,即我国佛教的全盛时期。唐代佛教的发展,其译经活动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重视,使得这一阶段佛经翻译事业达到了顶峰。其特点是:主要翻译人员大部分都是本国僧人,他们精通梵汉,深知佛理,比之前代,这一时期译经的计划性更强,往往都是翻译全集。我国佛经翻译史上的四大译家,有两个(玄奘和不空)都出在唐代。此时的佛经翻译的进步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忠实于原著方面,精确度大于前代。要说忠实于原文,当属玄奘的“五不翻”原则及他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翻译标准。他强调,译文既要忠实,直切地反映原文的愿意,又要通顺易懂,这与西方翻译理论是一致的,对后来我国的翻译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第四阶段,公元954—1111年,五代时期的佛教稍受打击,但到了北宋,佛教又盛行起来。从南宋开始,我国的译经事业开始衰微。元代虽崇佛教,但译经只有数人。明清只有个别译者译了几部经而已。
3.佛经翻译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就是推动文化传播,沟通文化理解,促进文化交流的过程。我国学者张素艳(2007)曾说:“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应当具有文化意识。”
佛教传入初期受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制约,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地域文化中接受佛教文化,所以译者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打上了我国的语言和文化烙印,使译本归化于我国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利于读者的接受和认可,还能大大方便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可见,翻译的成功一方面是文本转换后信息传达的成功,另一方面是传达的信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的影响。
佛经翻译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首先体现在对传统语言文字产生的影响。试举例说明,汉语中源于佛经广为流传的成语不胜枚举,如“大慈大悲”、“六根清净”、“不可思议”、“不生不灭”、“回光返照”、“四大皆空”、“普度众生”、“昙花一现”、“针锋相对”、“水月镜花”、“醍醐灌顶”,等等。汉语中还有许多俗语、歇后语、谚语、惯用语都是从佛经中衍化而来的,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事不登三宝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见真佛不烧香”,等等。可见,佛经翻译与我国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我国的文学创作受到佛经翻译的影响。当代的人们多用散文写作,而不用诗,但诗一直被认为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并在唐代达到顶峰,唐之后,诗渐被曲、杂剧、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所取代,这些改变都受到经文翻译的影响。佛教赋予文学想象力,尽管有时不合理,却把相对缺少想象力的沉闷的古汉语文学解放出来。我们有了《封神榜》、《西游记》等小说,其中超自然的想象人物孙悟空、哪吒和其他不朽的众神鬼怪深深吸引了我们,“三头六臂”、能变身形等在每一个儿童的心里播下了想象的种子。除此之外,佛教对我国的思想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佛教进入我国后吸取了儒家的孝道思想,提出了出家奉佛能光宗耀祖,进而救世此乃大孝,与儒妥协。在传教方法和理论方面吸收了不少道教的神仙方术思想,与道调和,所谓“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说的就是这个理。
显而易见,佛经翻译对我国传统语言、文字文学、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唐朝时期的文化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长安也成为世界文化汇聚的中心,而且我国的天文、医药、建筑、绘画、音乐、雕塑等无不留下斑斑佛迹。尤其佛教的石窟和壁画艺术,更是我国珍贵的文物古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就像侵入我国的一支大军一样,对我国文化进行了一次“大侵略”,我国文化在与佛教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过程中不断汲取养料,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得到了迅速发展。佛经翻译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盛举,为气度恢宏、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结语
佛经翻译对佛教在中国的繁荣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所以,翻译研究必须放在历史文化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单将翻译置于真空似的文本中是远远不够的(傅小平,郑欢,2002)。翻译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原文与译文的比较,这样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翻译对文化的传播和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必须借助于它的载体,即语言,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工具,必然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译者应该考虑影响翻译活动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翻译活动本身对目标语文化、原文化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曾经的机器翻译理论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我们有理由认为,要想真正认识翻译的本质、探讨翻译实践的最优途径,必须把翻译放在“文化”这一大范畴下。
参考文献:
[1]陈福康.古代佛经翻译理论的传统文化意义[J].外国语,1991(04):57-63.
[2]傅小平,郑欢.佛经翻译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08):202-206.
[3]刘娜.浅谈佛经翻译对汉语语言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03):403-406.
[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谭载喜.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J].中国翻译,2002(02):14-18.
[6]赵秀明,姜春兰.佛教与中国翻译学[J].上海翻译,2006(02):7-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