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俏
摘 要: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儿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载体,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际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往往无法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材料的“浪费”、“搁浅”现象尤为突出。本文试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以儿童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分析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探寻选择材料的科学依据,以及合理设计区域材料的策略与方法,以期改变区域活动材料“堆积化”、“摆设化”、“成人化”现象。
关键词: 区域活动 区域材料 选择与设计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的辅助活动,建构在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儿童与材料的互动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为促进儿童的多元发展提供机会。近些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以“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为主的教学新思潮,区域活动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如果我们静下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材料的操作活动是低效的,审视区域活动现状,材料设计普遍存在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材料选择游离儿童发展目标,一味追求区域的“华丽”与“丰富”,以至于“堆积化”;其次,材料设计与儿童发展目标错位,区域内容脱离本班儿童发展水平,以至于“摆设化”;最后,材料设计要实现的目标只限于以单次活动为单位的细小单元,导致区域材料“碎片化”。
反思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教师在设计区域材料时,忽视对儿童发展目标的敬畏与尊重,对区域目标的漠视与偏解。合理的区域材料设计必须以儿童发展目标的把握为基础,同时必须忠实于区域目标。因此,我们要摒弃陈旧的“材料观”,对目标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认识,建立正确的“材料观”,为区域活动设计找准方向。同时,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材料,始终顺应儿童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规律,尝试基于儿童发展目标进行区域材料设计。
一、基于目标需要,改编或组合现有的材料
儿童在区域中的操作是动态变化的,儿童动作技能的成熟、认知水平的提升及游戏兴趣的转移,都可能使儿童对原先的区域材料失去操作兴趣,一成不变的区域材料,势必难以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因此,经过实践,我们基于儿童的发展需求,对现有的区域材料进行改编与二次组合,得出多种延续材料价值的二次制作方法,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儿童发展。
1.适当增加,添难度——顺应儿童学习目标改编材料。
不同年龄段的区域活动能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和体验,提高儿童的各种能力。教师缺乏的正是在两个年龄跨度的空当里对过时旧材料“何去何从”的问题考虑。如果全盘丢弃,就很容易误入区域材料“年年做、年年换”的老模式;如果直接挪用,又会出现材料破旧、玩法不合适等新矛盾。因此,我们通过删减、增添等方法,改变材料的外形及游戏方法,从而使原本没有价值的材料得到延续使用,焕发新的生命力。
例:小班“曲奇饼”改编为中班“数字饼干”
小班的角色区,让孩子在美食区制作“曲奇饼”,我们在“曲奇饼”上增贴了“1——10”的数字,改成了中班第一学期的数学区材料——排序。儿童根据曲奇饼上的数字,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简单而轻松的改变,大大节约了资源,而且对孩子来说也显得特别地好奇和新奇。“旧物”换上了“新颜”,遗留的材料成了孩子的新玩具。
2.适当删减,改重心——顺应儿童技能目标改编材料。
儿童是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发展的,其技能会随之提高。当原有的材料无法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不能促进儿童技能进一步提升时,只简单地在某些区域中投入较多数量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就要教师学会分析儿童现有的技能目标,依据目标改编现有材料。因此,除了适当增加,我们还要学会适当删减,使现有材料能顺应儿童技能发展的目标。如大班幼儿用完的材料,不能随着大班孩子的毕业而丢弃,而要进行改编,使之有效地沿用到小班。
例如:大班“夹弹珠”改编为小班“弹珠迷宫”
大班区域活动“夹弹珠”,人手一份弹珠,以足够的数量保证游戏的充分进行。大班毕业后,这些完好的弹珠可以用做什么呢?很多教师怕小班孩子误食不敢选用此种材料而直接封存了。其实,教师面对新接手的小班儿童,可以依据其年龄特征做适当的删减。显然,弹珠形状小、圆滑、容易滚落等的特点,不适合大量出现在小班区域活动中,而弹珠随意滚动的现象却能很好地引发小班儿童探索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吸管、纸盒等辅助材料制作一个简易迷宫,将弹珠放置其中,并放入卡通人偶增强趣味性,让孩子通过摇晃纸盒促使盒内弹珠自然滚动,完成迷宫游戏。这种数量上的改变改变了区域的目标重心,由原来的“夹”转变为现在的“滚”。不但操作方法简单,内容有趣,更发挥了弹珠这一材料本身的特性——滚动,激发了儿童操作和探索的浓厚兴趣。
3.利用教具,进区域——顺应儿童情感目标改编材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为孩子设计、制作一系列教具,如语言活动中的小动物图卡、数学活动中的数字卡、点数卡、图形卡、分类操作图,等等。这些学具具有美观、牢固、数量充足的特点。然而,有时随着一个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就会把学具放在一边,不再理会,无意间草草结束了对学具的使用几率。又或者有意识地保存下来,以备其他教学活动所需,但会碰到因为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同而无法合理使用,只一味堆积却不知道该怎样利用它的情况。其实,这些教学学具可以经过稍加设计,就能成为非常实用的区域材料。
例:“图卡型”教具走进数学区
在计算活动《小青蛙排队》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许多小青蛙图卡,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操作。但活动之后,一只只小青蛙应被放在一边吗?当然不是,我们把其制作成了“青蛙找家”的区域材料,让孩子根据点数装同等数量的小青蛙。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效果也非常好,这些小巧的学具小青蛙也充分地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这样的学具举不胜举,如果教师能从收集、保存的意识上进一步思考学具的创意使用方法并投入到区域活动当中,那么学具就拥有了第二次生命。随着创意的不断改变和提升,这些制作精美、牢固的学具不仅省去了教师再次制作的繁重工作,还能给教师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围绕目标,共建共享区域的材料
材料的制作环节是教师最为辛苦的阶段,教师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制作材料上,如何能减轻教师制作的负担,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教育价值呢?经过实践,我们得出材料的制作其实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教师应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将教师、家长、儿童纳入制作的行列,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参与。
1.“师生共建”式,让儿童成为材料的主人。
“师生共建”式,即教师根据设计好的区域方案制作出一个样板,让幼儿进行制作。或者,教师先制作一半,留下一半让孩子来完成。这样不仅能减少教师的制作时间,还能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区域材料的内容和玩法,这样的模式适合应用于低年龄儿童。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孩子对材料有更全面的认知,同时激发操作的兴趣,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亲子共建”式,让家长成为材料的后援。
“亲子共建”式,即教师设计出符合儿童发展的区域方案后,将方案发给家长,让家长参与到区域材料的制作过程中。比如爸爸找材料,妈妈缝制,宝宝粘贴等,这样的制作不仅使儿童感受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更增加了亲子情谊,同时培养了儿童合作意识及责任感。也可以将现有材料的名称、种类推荐给家长,征集家长的制作方案,最终选取符合儿童发展目标的区域设计方案的实施。这样的方式,不仅大大挖掘了家庭资源,更使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有了强大的后援,更能符合与顺应儿童发展的需求。
3.“生生共建”式,让儿童享有改造材料的权力。
“生生共建”式,即遵循“儿童可以教儿童”的理念,每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班级里,儿童之间的共同制作能互补互进,促进儿童的发展。如教师收集好合适的材料,鼓励儿童分小组进行制作活动,由几个孩子各负其责,做一次漂亮的配合,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与不同的人合作。在这样的生生互动中,每个儿童拥有改造材料的权利,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也为教师提供了大量信息,从儿童设计的材料中分析出儿童的兴趣、需求及困难,这些信息非常有利于教师进行下一次区域材料设计的改进,从而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使区域材料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作用。
4.“班班共建”式,让教师享有智慧共享的机会。
“班班共建”式,即班级与班级之间打破界限,在材料、设计策略等多方面进行互动式交流,从而大大改善教师设计理念及制作能力,通过共享交流的方式督促与检验教师是否基于儿童发展目标设计区域材料,以提升区域活动材料教育儿童的价值。
教师区域设计所需要的材料往往种类繁多、数量不等,很多时候自己班级收集到的材料不能为自己班级的儿童所用,而闲置在角落,其他班级的材料或许恰恰是适合本班区域材料的设计。因此,我们要打破班级界限,实现班班共同制作。首先,每班设计自己的“材料海报”,将自己班级不需要的“闲置材料”及十分急需的“紧缺材料”公示在海报上,表明需要的数量、大小规格及质地等详细信息,另外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标注在海报上。其次,利用每周五的大教研活动,进行“材料搜寻集会”,教师之间进行材料互换、对调或收取,并进行材料设计方案的交流,在讨论中就能十分清晰地看到材料设计是否基于儿童的发展目标,从而对区域活动起到督促和评价的功能。这一策略大大缓解了教师的设计难题,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
在不同的共建策略下,各方资源得到共享,教师可以收集到来自不同人群的反馈信息,能够及时地做出设计方案的调整,从而使设计制作的区域材料更加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有效改善材料的“搁浅”和“浪费”现象。同时,身边资源的有效开发,也使教师的材料设计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大大减轻了教师制作的时间和负担,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材料适应性的思考当中,使材料更好地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
三、促进学习,创新设计区域材料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生理特征和心理品质的特殊性,表现出的兴趣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区域材料除了对现有材料的改编与组合,以及多种方式共建之外,教师必须基于儿童发展目标,以促进儿童学习为目的,创新设计区域材料。
1.以创新设计引起儿童学习。
创新的区域材料必须能引起儿童的兴趣,教师在分析、了解儿童年龄特征的基础上,还需从外形的生动形象、功能的灵活多变、操作方法的多样化几方面进行材料设计,做孩子喜欢的材料。
例:托班孩子的自理玩具
托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他们尝试着自己洗手,用小匙进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笨拙,生活自理还需成人帮助。孩子的这些特征隐含着教师教育工作的方向,也是教师设计材料的绝佳契机。教师如果针对孩子的需要设计能促进儿童独立、自理等方面的区域材料,既能符合儿童生理发展的需求,又贴近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而受到孩子的欢迎。只要孩子喜欢了,区域材料的价值就真正体现出来了。
2.以创新设计维持儿童学习。
区域游戏中的各种方法蕴藏着教师的智慧,犹如催化剂一般赋予材料无穷的力量。因此,我们要在区域中寻找材料的闪光点,改进方法,提高儿童游戏的兴趣,维持儿童积极的学习兴趣。
例:“创新玩沙区”让儿童其乐无穷
科学区“玩沙子”,让孩子运用工具进行自由的舀沙子游戏。起初孩子对沙子在被舀起和倒下的动作下产生流动的现象感兴趣,但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是因为方法太单一了。除了“舀”的动作没有其他玩法。如果我们就这一组材料改进另一种方法——利用废旧纸箱在沙子外围安装一个大型“沙漏”装置,结果就截然不同了。孩子们首先被大沙漏的外形吸引住了,紧接着在“舀、倒、装、看、比”等多重方法下找到更多的乐趣。当然这样的方法还可以随着儿童探索程度的提升继续改进,如健康区“制作沙锤”、美工区“漂亮沙画”,等等。在不断改进的方法下,孩子们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新的玩法,这样区域游戏就能保持“常玩常新”的特征,使原有的“冷门”材料逐渐变成“热门”材料。
3.以创新设计促进儿童学习。
每个区域活动都有对应的区域目标,在以儿童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不同的区域目标就是教师创新的新方向,如指向科学、语言、音乐、健康等教育领域,就要能设计出对应的区域活动。如“快乐的手偶”是教师利用废旧手套设计而成的语言区域材料,通过儿童对不同角色的扮演和讲述,提高儿童讲述的兴趣,创设儿童语言表达及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游戏中促进儿童的学习,实现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目标。又如“欢喜大竹龙”是教师利用竹筒设计而成的健康区域材料,儿童可以手握竹棒进行走、跑游戏,既锻炼运动能力,又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能力,促进儿童多元发展。
我们始终以儿童发展为目标,以科学的“材料观”、“资源观”审视区域材料,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适时适宜地对材料进行设计和调整,如同“一位随时出现在孩子身边的教师”,既可以支持儿童的建构学习,又对他们的建构过程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若华.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05-01.
[2]杨珊珊.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配备与使用的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高芬.洪泽县县直机关幼儿园.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25.
[4]高瑾.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儿童教师玩具观的现状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