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秋
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体现在每一节数学课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题,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学得主动、生动,学得深入、深刻,教师也享受着这样生机盎然的数学课堂带来的新变化。但是在充分肯定新理念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促进和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回避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达成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目标。
一、清醒认识,因势制宜
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的认识上,应该分清合适与不合适,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好与不好。自从人类发明了语言以来,如果没有接受学习,什么都是让学生去探索发现的话,人类文明绝对达不到今天的高度,因为模仿和接受才让人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高效和避免重复。而发现学习的应用则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刻,更具有创造性。两相比较,接受学习在学习时间的把控上更有成效,但对于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创新发展有限制,而发现学习在学生学习的生动性和创造性上有优势,但是学习的时间往往比较长,有时候需要花费接受学习的几倍时间,对于课堂教学,短短的四十分钟而言,可能限制得比较明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倡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不能回避接受学习,有些内容该“告诉”的还是要“告诉”。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操作、测量、计算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学生在探究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得不出准确的圆周率,只能发现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左右,这时,还能要求学生精确地发现圆周率到底是多少吗?此时,合适的引导是最重要的,可以肯定学生的发现,明确不管圆的大小,其周长和直径之间的确存在固定的关系,但是具体是多少,因为操作中的一些不精确,只能将数值告诉学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探析计算不精确的原因等活动,加深对圆周率的认识,加强圆的周长计算的方法。
二、加强引导,促进高效
发现学习强调教师的引导,在学生探究知识本源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充当看客,而是应当做好总设计师,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成效和意义,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减少探究中的障碍,在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发现学生思想中有价值的东西,当好“扩声器”,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谈论,促进共同提高。可以说,发现学习给予学生学习自由度的同时,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唯有用心引导,才能促进学习的高效。
例如,在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一位教师执教的内容为“探索图形覆盖中的规律”,教学导入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气氛热烈,通过自主探索,能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在小结规律时,两位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和完整,教师比较着急,立刻采用告知的方法解释了这类问题中的两个公式,询问学生有没有掌握并进入巩固环节的教学中。课后交流时,不少教师提出这里的教学过程比较可惜,教师在两位学生的回答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放弃了让学生讨论总结,转而采用讲授法,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总结的机会。如果教师精细地设计自学提示,让学生在提示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发现规律,并不难发现移动次数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看出最终结果与移动次数之间的关系。就是在教学中的这一点的不坚持和不信任,导致教学过程打了折扣,的确很可惜。
三、融合交汇,合力共通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看上去有很大区别,但它们并不是矛盾的对立面,不能共融,两者只是不同时期为了不同的教学追求所采用的不同手段,从本质上讲还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弥补。而这一切在于教师的智慧选择,教学中,灵活采用两种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能让学生学得深入,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倍数和因数”的教学,对于2、3、5的倍数的特点,应分为两块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轻松发现2和5的倍数末尾的特点,但是对于3的倍数,学生经过自己的列举和观察之后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此时,教师要融合适当的接受学习理念,至少是作出明确的提示。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导的:3的倍数也是有规律的,我用1、2、3这三个数字组成123,大家算一算,它是不是3的倍数。在学生给出肯定的答案后,我又引导学生调整数字的顺序来计算新组合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经过计算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学生就找到了“和不变”这个关键点。在这样的教学中,正是巧妙运用了两种思潮的结合,才让学习变得“有滋有味”,才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当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路子,让学生在不同方法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