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斌 韩洁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基层建设者的重任,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待人;树人先正己;帮助学生正确自我定位,树立自信;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人”。
关键词 十八大 立德树人 高职教师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Learning Eighteenth Spirit and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CHEN Zhenbin, HAN Jie
(Fuxin Higher Training College, Fuxin, Liaoning 123000)
Abstract The party's 18th presents that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bea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all walks of life grassroots builders,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18th spirit, do: respect for the students, as equals; educate himself first; help students correct self-positioning, build self-confidence; train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to help students grow into "social man".
Key words the 18th; strengthen morality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學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岗位实际,在教育教学中以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自觉把十八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使命,也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基层建设者的重任,我们要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在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育人载体,坚持把德育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1 尊重学生,平等待人
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高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卑感、挫折感。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让他们同样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然不是易事。这需要老师对他们有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与指导。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开始,注重维护学生的“面子”和“尊严”,把尊重化为各种各样的教育行为,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多元融合的和谐。教师绝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也不能以表现优劣、成绩好坏、智力高低而对学生亲疏有别,要用同样的责任,同样的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在思想行为中表现出的独立性,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信学生能够进步,能够做好,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使他们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
2 树人先正己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以先进的科学理念为指导。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教人做学问,自己必须有学问,在十八大倡导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要做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自己必须努力做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积极吸纳、消化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成效。
教育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具有高标准和更具个性的追求。教师对工作要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绝不能敷衍了事,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管理和高标准的要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帮助他们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做一个诚信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自己的真诚、宽容、慈爱、智慧的人格魅力,做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只有师德建设好了,才能保证教师以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以科学务(下转第113页)(上接第105页)实创新的学风熏陶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立师德”是“树新人”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以及大爱精神和敬业精神。
3 帮助学生正确自我定位,树立自信
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方面独立意识、自主意识都比较强,有渴望成才的愿望,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生活的幸福美满。但是,另一方面,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让他们缺乏应有的自信,有的甚至不学无术,自暴自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现状,量身定做,在授课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形象往往是通过与同龄伙伴的比较,并在他人的评价中再经过自我分析、判断,逐渐建立起来的。因此,让学生学会比较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一味地与强于自己的人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这样只能是越比越灰心,越比越泄气,以致越来越自卑。相反,如果以自己的长处比优秀者的短处,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处处不如优秀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特点搭建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明白,“挑剩的种子未必不发芽”!在他们收获成功与喜悦过程中,分享快乐,从而坚信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每个人都可成功。当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心中便会充满自信,便会产生内在动力,便会把握住成功的基点。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只有促进学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一线教师在备课、授课中要善于发现、捕捉那些潜在的契机和载体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正确自我定位。
4 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人”
职业技术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成人”,即成为“社会人”的要求放在首位,“社会人”的应有品质不仅是遵纪守法,还应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有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普遍具有的吃苦忍耐精神缺乏、拼搏奉献观念淡薄、合作意識不强等弱点,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使他们有勇于面对挫折的顽强意志,养成吃苦忍耐、拼搏奉献以及与人合作的优秀品质。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而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甚至首先被考察的是非专业能力。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做人,避免在今后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无畏的误区和盲点,加速学生个人成才的进程,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出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精、身心素质好、发展潜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神圣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朱红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2).
[2] 李方,陈亦平.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