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促进文明礼仪养成

2014-02-12 15:51:19朱明珍
考试周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养成教育文明礼仪

朱明珍

摘 要: 国学文化中有很多经典的传统文化。让小学生朗读经典文章,加强智能锻炼和文化熏陶,达到人格培养的目的。在学习国学传统文化的同时,学生被其中的很多礼节与美德所熏陶,对德育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也为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国学经典 文明礼仪 养成教育

一、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

(一)认真学习国学名句——知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在国学课上或者课前,我们总能够听到学生朗读经典的声音。经典的国学内容包含了人生哲学、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是我国无数圣贤智慧的结晶。学校开设《小学生必备古诗》和《弟子规》这些与国学有关的课程能帮助孩子们在诵读这些与礼仪相关的国学经典时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经典的国学内容时要把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和学习这些国学名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二)认真了解国学故事——明辨

在对孩子们教授经典的国学内容时,不应该只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在对国学经典烂熟于口的时候,逐渐懂得国学经典中的内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所学的国学经典内容讲述与其相关的故事,让学生真正了解名著;可以把国学经典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列举生活中的礼仪故事,在故事中认识对与错,强化对国学经典文化中礼仪的理解。如《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讲述的是儒家文化首倡的“孝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也提到“孝行”。很多孩子们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主动找这些经典中的典故故事,开始主动观察身边的很多礼仪现象,这不但有利于孩子们深入了解国学名句,还能帮助孩子分析判断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二、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榜样示范法

《弟子规》是古圣先贤教育子孙后代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为人处世等方面基本品德修养的教育宝典。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古圣先贤的文明礼仪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教育孩子见到老师和客人要行鞠躬礼,老师要给孩子们起到示范作用。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向老师鞠躬问好,老师也要用相同的方式回应他们。在平常生活中,孩子们向老师问好,特别是早上和中午都会看到戴着红领巾值日的学生不断地向老师问好,礼貌仪态都很规范。笔者每次看到这样的孩子都会点头和他们打招呼。在上学途中,老师见到孩子们也要主动地和她们打招呼。在放学的时候看到来接孩子的家长,笔者都会热情地向家长问好。老师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要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则,对孩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生活中的学习榜样不仅有老师,还有其他同学,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渴望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笔者针对孩子们的向上心理和喜欢表扬的特点,因势利导,树立正面形象,从正面进行教育,让榜样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孩子们的文明礼仪行为。

(二)制约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指的是用一些常规手段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左右摇摆、交头接耳的学生,下课后,笔者先找他们谈话,讲与文明礼仪有关的道理和重要性。再比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喜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久而久之班上的有些同学也跟着效仿。我就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告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既不卫生,又不文明,极易传染疾病,不仅污染生活环境,而且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梁启超说《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这些有益身心的圣贤格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养成好的礼仪习惯,提高讲文明和懂礼仪的自觉性。

(三)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示范活动、重要节日、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学习文明礼仪的知识和技能。

1.教师节活动

教师节不但是教师的节日,还是学生对老师表示感恩的日子。在教师节这个节日里提醒我们所有人,如果没有老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希望我们国家更加重视老师这个职业,也希望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不要把对老师的感恩只停留在教师节这一天。如在教师节教学生朗读“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尊师则不论其贵贱富矣”这样关爱老师、尊重教育的名句,可提醒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尊崇。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尊重老师并不是体现在给老师买礼品、送礼物等方面,好好学习,认真思考,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老师最希望得到的报答。

2.重阳节活动

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给孩子树立尊老爱幼的观念,引导孩子尊敬、爱护、帮助老人,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重阳节时我们举办了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朗诵会,全体学生诵读《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主要目的是教育孩子在家或者外出待人接物举止时都要讲究文明,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做出详细规范,让孩子们认真背诵国学经典,认真听读尊敬老人的故事,认真去做尊老承诺。

三、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成效

文明礼仪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自觉行为上,为促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的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要认真细致、扎实反复、坚持不懈地抓,树立正面的身边的榜样,让榜样去带动和影响他们。老师应对学生认真观察,对有礼貌表现的学生及时做出认可,对精神面貌好和文明风气强的学生给予及时评价。一段时间后,良好的班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班在2011—2012年度获晋江市“先进班集体”;在2012—2013年度获泉州市“先进班集体”;中队活动《文明城市从我做起》荣获“福建省中小学优质主题班队会活动”三等奖。

同时,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逐步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如征文比赛、故事剧片断表演、故事经典语句解读、践行国学礼仪表演、国学经典品行吟唱团等。汪福庆、何闽等同学荣获第五届“海西”杯暨第十五届“海峡冰心”杯“学习雷锋争当先锋”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小学高年级组二、三等奖。王涛、何闽等同学荣获“泉州市第四届少儿电视艺术节校园剧”比赛三等奖。张云鹏、黄隽萱等同学荣获“新闻花苑杯”2011年晋江小记者文化艺术节之少儿现场涂鸦大赛(少儿组)、晋江市中小学《建设幸福中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演讲(讲故事)比赛、晋江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共15人次。张云鹏、陈芳、朱娜等同学荣获池店镇开展的“辉煌六十年”、“小小主持人”、“校园歌手”、“讲故事”的各项比赛一、二、三等奖(20人次)。郝啊健、刘嘉敏等同学荣获池店镇“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称号(5人次)。

原先老师经常提醒学生,出入校门要列队、见到老师或领导或家长来访要主动打招呼或问好,如今已成为学校随处可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每天早晨,都能看到我们的同学穿戴整洁,精神饱满地背着书包,一路纵队走进学校,同学们的一句“爸爸妈妈再见!”“老师,早上好!”让老师、父母脸上绽开了笑容。每天中午放学,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安排下认真地做着值日卫生工作,把教室、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使我们的校园格外整洁、美丽。朗朗的读书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花坛中嬉戲的同学变少了,出操的脚步更加有力了,“对不起、没关系”的礼貌用语多了。同学们之间多了一份谦让,这些文明现象难道不叫人感动吗?不为之欣喜并为之骄傲吗?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今天的我们要做优秀文明的传承人,让文明伴随我们的成长,也让文明伴随我们的社会。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养成教育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职教论坛(2016年22期)2016-11-19 09:21:54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2:34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7:13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