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祎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由理论探讨转向自觉实践。广大语文教师正潜心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心理,确实为推进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在一些学生对语言学科,尤其是语文学习兴趣正在降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变现状呢?本文对培养高中语文学习兴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方式
一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由理论探讨转向自觉实践。广大语文教师正潜心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心理,确实为推进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没有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这一过程,课堂教学就很难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无法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得到发展。
二
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和实践,我发现我校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在降低。而且语文教师存在这样的观念:中学语文教师大多一生执著,学生也大多刻苦勤奋,其收获却不能与之成正比,我校语文教学实绩远不能使广大师生满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目前情况下,某些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注重学习,因此对孩子的学习不够关心,对语文的学习存在偏见,有道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直接导致孩子没兴趣学习语文。
2.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基本上有了图书室和阅览室,却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学生因学习压力必须花大量时间应付各类作业、习题,很少有时间体验阅读的乐趣,学生根本没机会自由阅读,又怎么实践、体验、感悟呢?这是有违语文教学规律的,也就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降低。
3.语文教师的观念和教法仍然陈旧。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做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加上有的语文老师在备课上下的工夫不够,往往存在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上课时不能应付自如,而且不注意情感激发(而这恰恰是我们语文课应该具有的),老师上课语言枯燥乏味,严肃有余而亲切不足……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哪里有学习兴趣,哪里有激情?他们怎么会体会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呢?这就会让学生对这样的语文课慢慢失去兴趣。老师无法关注所有学生,学生会忽视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三
在这样的因素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综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把学习语文的需要变成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才能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索”。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参与、主动参与。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让他们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可以开设阅读课,或进行专题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改进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定的教育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支配,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呢?教师要在学生已知和未知的知识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新知识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着力点”,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引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教学策略。因此,教师既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既可以用于知识的讲解,又可以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使两者相互促进。
3.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应真正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堂教学应抓住一切机会,为学生参与学习提供空间和时间,课堂教学过程就应当成为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构建由“填鸭式”的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参与,师生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课堂教学必须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做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把自己看做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5.切实提高教学基本功,认真钻研教材
语文教师必须扎实地练好基本功,无论是说话还是写字,都必须拿得出手,这样学生才会信服你、佩服你、喜欢你,才会对语文感兴趣。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熟悉所要学的教材内容,备课中在课堂的内涵和外延上做足文章,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收发自如,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关注每一个学生,从而让学生的兴趣更浓厚。
总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主观努力与实践感受语文之美,并由此触发那浩渺无边的知识海洋。学生通过语文课堂能汲取到无穷的营养,满足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身素养的提高,将不再把语文列为最不感兴趣的科目。
参考文献:
[1]赵桂荣.朗读让课堂飞扬起来.文学教育(下),2009(01).
[2]冷先宝.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激趣的策略.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9).
[3]周红娟.美丽的相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起始课“激趣”纪实.新课程,2011(10).
[4]肖长木.高中语文“五法”激趣.新课程学习,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