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增
摘 要: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的一种过程。与被动学习相比,新课程更提倡自主学习。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从四方面做起,本文就此做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更新观念 引导学习 激发兴趣 加强实验
如今各大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如何将自主学习融入素质教育呢?
一、教师要善于更新物理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采用单向传授的方式,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是什么”的知识,对于“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实践与经验,导致大多数学生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甚而导致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我不止一次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情形:在黑板上讲解题目,点拨完了思路之后停止了板书,等待学生计算出结果,此时的学生绝大部分处于等待状态,等待老师给出最终结果。老师的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把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中心,确立为“学”而“教”的服务观念。
二、教师要善于编制学案引导学生学习
每一节课老师都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编写好自主学习的学案,在学案上明确学习目标,并设置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另外,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每次上课都要求学生按小组坐在一起。课前将学案分发给每个学生,上课时学生按学案的引导,结合教材,独立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学生在个体自学结束后,主动与本组学习对子核对学案的正确答案,做好修改,积极参与小组内讨论,向同学清楚表达不同见解,认真虚心倾听其他同学意见,向同学请教自己的疑问,借鉴吸收其他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最后组与组之间交叉提问。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要及时对不妥的回答进行纠正、补充。这里举一个简单的课例,比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的特点时,学案是这样安排的: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该电路是?摇 ?摇?摇?摇(串/并)联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摇?摇 ?摇?摇只小灯泡亮,断开开关,观察到?摇?摇 ?摇?摇只小灯泡不亮,说明开关?摇 ?摇?摇?摇(能/不能)控制所有灯泡;交换小灯泡和开关的位置,再次闭合或断开开关,观察到开关对小灯泡的控制?摇?摇 ?摇?摇(有/没有)改变,说明开关的位置?摇?摇 ?摇?摇(选填“影响”或“没有影响”)其对电路的控制。取下其中的一个灯泡,观察到另一只灯泡?摇 ?摇?摇?摇(亮/不亮)。
很显然,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另一方面,这种方法把老师从乏味的讲解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习,老师在课堂上只要发挥“导演”的作用。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否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能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创设各种物理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讲授“机械运动”这一知识点时,用了这样一则精彩故事导入新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中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虫子,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故事一讲完,马上设置悬念:子弹在运动,这名飞行员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本领?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先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一系列疑问设置,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加强学生自主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中的奇妙现象能刺激学生的各种神经中枢,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例如教学“盛满水的杯子中能放多少回形针”时,我精心组织这样一个学生自主实验:每一小组用一只玻璃杯装满水,先请学生猜想各自的玻璃杯中还能放入多少枚大头针。学生纷纷猜想5枚、20枚、50枚……猜想后进行自主实验,一直放到100枚,仍不见水溢出来,就连玻璃杯口水面也看不见有明显上凸的现象。大家继续耐心地把大头针逐枚放入,数量由100枚增加到200枚、300枚……有的组竟然增加到好几百枚,仍然没有一滴水溢出杯子。那么大头针的体积到哪里去了呢?在第一节物理课中,这样的自主实验就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为他们自主学习物理这门学科埋下了“伏笔”。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只是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做到坚持不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