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分析

2014-01-29 11:08:19李春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血证肝火附子

李春艳

伊春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分析

李春艳

伊春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辨证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腺和胆道或胃﹑空肠吻合术后上段空肠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属中医学血证中的呕血﹑便血范畴,辨证时要辨虚实,一般以实证为多见,中医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方面,治火分虚实,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宜滋阴降火;治气亦分虚实,实证应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治血主要指止血,又可分为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和活血止血。对临床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临床辨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7~49岁,平均38岁。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13例,出血性胃炎4例,慢性胃炎7例,肝硬化食道下段静脉曲张3例,十二指肠炎3例。中医辨证胃热炽盛21例,肝火犯胃12例,脾虚不摄 7例。

1.2 方法

1.2.1 气虚血脱证 发病突然,呕血如涌,倾盆盈碗,或大便溏黑甚至紫红,面色苍白﹑爪甲无华,神志由烦躁转入蒙咙或昏迷,虚汗淋漓,四肢厥冷,心悸气促,尿少尿闭。脉芤或沉细欲绝﹑细数,舌淡苔薄[1-2]。益气固脱,可用独参汤,吉林参30 g,煎汤冷却,频频啜服。或用当归补血汤以益气养血,药用:黄芪100 g,当归20 g,浓煎频服。如患者四肢厥冷﹑冷汗阵阵﹑脉微细欲绝,予参附汤回阳固脱,方用:吉林参30 g,炮附子15 g,水煎少量频服。

1.2.2 肝火犯胃证 吐血色红或暗红,头痛目赤,心烦易怒,胁痛脘胀,少寐多梦,口干口苦,大便色黑,或有黄疸﹑胁痛宿疾,或见赤丝红缕,癥积痞块,舌红或红绛,苔黄,脉弦数。泄肝清热,降逆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山栀,黄芩,丹皮,生地,当归,藕节炭,生白芍,生大黄粉(冲)﹑地榆炭。便血重者可加三七粉以增强止血化瘀之力;胁痛甚加郁金﹑金铃子以行气止痛;身黄﹑尿黄者加茵陈﹑虎杖﹑金钱草以利湿清热退黄。若兼见便色鲜红,大便不畅,伴有腹痛者,为肝火夹湿阻滞胃肠,可合地榆散加减,以增清化湿热之力。

1.2.3 气虚不摄证 吐血暗淡,缠绵不止,或便血紫暗,面色苍白无华,唇甲色淡,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动则心悸,时止时发,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益气健脾,温中止血,归脾汤加减,党参,炙黄芪,白术,当归,茯苓,阿胶(烊化),地榆炭,白及粉,陈皮,炙甘草。偏于脾阳虚者加灶心黄土﹑炮附子,或用黄土汤加减;出血不止而有瘀血见症者。.加三七﹑花蕊石以化瘀止血。

2 结果

胃脘部疼痛﹑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痊愈21例,好转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止血天数1.5~6 d,平均3 d。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络脉损伤﹑血液内溢所致,导致络脉损伤的直接原因是火热炽盛和脾虚气弱,而素体中虚,劳倦伤脾,暴食饮酒伤胃;忧郁恼怒,肝气横逆,化火伤胃,或脾虚不能统血,或久病人络﹑瘀血阻络,血不循经等,均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属中医学血证中的呕血﹑便血范畴,辨证时要辨虚实,一般以实证为多见,凡火热熏灼﹑迫血妄行而出血者为实,大多起病急,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烦躁﹑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所致的出血为虚,大多病程较长,起病较缓,或由热盛迫血证迁延转化而成,表现为反复出血,伴有神倦﹑心悸﹑气短﹑头晕﹑面黄或白﹑食欲不振,或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耳鸣腰酸,脉细弱或细数。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辨证分型,由于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故分型较多。多从八纲﹑脏腑﹑气血综合分型辨治,八纲辨证着重于虚实寒热,脏腑辨证多从胃﹑肝﹑脾着手。上消化道出血的辨证首先以寒热﹑虚实而分为两端,寒者多为脾胃虚寒,临床多用黄土汤﹑附子理中汤﹑归脾汤﹑六君子汤;热者多为肝胃蕴热,多用泻心汤﹑犀角地黄汤﹑黄芩汤;如属瘀血阻络,则以祛瘀止血为治,方用丹参饮﹑失笑散;如胃阴虚,虚火扰动血络,则以养胃汤﹑沙参麦冬饮以养阴止血;暴出血不止,气衰血脱型则治以益气固脱法,方用独参汤﹑参附汤。

[1]李若愚. 紫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2]王莉,韩素真,王秀.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中医治疗分析. 中国健康月刊,2010(12).

R573.2

A

1674-9316(2014)04-005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4.039

方法对上消化出血患者40例中医辩证治疗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胃脘部疼痛、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痊愈21例,好转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止血天数1.5~6 d,平均3 d。

结论出血量不多,较缓者,积极治疗效果通常较好。出血不止,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出血性休克可致死亡,需积极抢救或配合外科急诊手术。

猜你喜欢
血证肝火附子
微信在线
家庭医学(2023年13期)2023-08-12 10:11:47
微信在线
家庭医学(2021年10期)2021-11-25 03:22:53
蓄血证病机病位探析
气血亏虚型血证的处理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烹调知识(2020年8期)2020-08-06 14:40:24
血证的概念辨析*
肝火旺的老年人吃点苦菊拌苋菜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