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的概念辨析*

2016-02-01 10:05谢雅革蒋义伟宋同贺张至强张宏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血证疾患病证

谢雅革,蒋义伟,宋同贺,周 松,张至强,张宏宇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 230000)

血证的概念辨析*

谢雅革,蒋义伟,宋同贺,周 松,张至强,张宏宇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 230000)

血证为中医临床常见病证,关于血证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中医血证一直没有一个统一而又准确的概念,笔者通过广泛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认为中医血证不单指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还包括各种血气病变的中医疾患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血分证阶段。故通过论述希望统一中医血证的概念,有效地指导血证科学研究范围的界定。

中医学;血证;概念

血证为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临床各科许多疾病在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都可引起血证。自唐容川《血证论》一书刊出以后,众多医家开始对“血证”进行深入探讨,其众多的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医病因学内容,而且推动了临床治疗学的发展。近年来,血证的研究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所得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各科也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有关中医血证的认识目前存在不同角度的理解,其中有些认识则表现出泛化或简单化的倾向,影响了中医血证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因此梳理和澄清中医血证的概念涵义是有必要的。

1 出血性疾患

“血证”一词为中医特有名词,在历代医著中多特指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如衄血、吐血、呕血、咯血、尿血、便血、妇科出血及外伤出血等。“血证”一词最早见于明·虞抟的《医学正传》,是被用来概括一切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患。因此,古代医家对血证的讨论多是局限于出血性病证。如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和吴昆的《医方考》对出血性病证的讨论,均单独列出并称之为“血证门”;赵献可在《医贯》中列有“血证论”专篇,也仅针对吐血和衄血等出血性疾患进行详细探讨;清·唐宗海《血证论》亦指出:“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当其腾溢,而不可遏”,认为血证多为血溢脉外的疾患,而火热则为血证的主要病因。现代医家对于血证的研究也同样多局限于出血性疾患。《中医常用名词术语词典》[1]将“血证”解释为“出血性疾患的统称,因火热熏灼、气虚不摄,导致血液不循常道而上溢于口鼻诸窍,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肌肤而致”。现代医著中所涉及血证的研究也同样局限于出血性病证。如《失血专辑》[2]对于中医血证的文献研究主要针对于出血性疾病,在《中医内科学》[3]中则直接将血证称为“出血性病证”,并说到“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而有齿衄、鼻衄、肌衄、咳血、吐血或呕血、便血、尿血之称,如口、鼻、眼、耳、皮肤出血和咳血、呕血、便血、尿血并现者为大衄”。

2 诸血气之病

笔者群览古代各家医籍,认为中医血证概念涵义不能狭隘地仅理解为出血性病证,更应当认识到临床众多以血气病变为主要内容的疾患亦当属于血证范畴,即中医学概念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血液质、量以及在循环途中出现异常变化的临床病证,包括出血瘀证、血虚证、血寒证、血热证等类型。如明·李梴《医学入门》中列血病专篇,认为“凡寒热、倦挛、痹痛、瘾疹、瘙痒、好忘、好狂、惊惕、迷闷、痞块、疼痛、癃闭、遗溺等症及妇人经闭、崩中、带下,皆血病也。”“凡见目红,骨热,神昏谵狂,胸腹急满,皆血证也”。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中对血证的内容也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认为“血衰”“血亏”“血脱”“血块血癥”等均属于血证的范畴,指出“壅瘀于经络则发为痈疽脓血,或郁结于肠脏则留为血块血癥,或乘风热则为斑、为疹,或滞阴寒则为痛、为痹,此皆血病之证也”。清·李用梓《证治汇补·血症章》对于血气的病变描述则更为详实,指出“血症有四:曰虚,曰瘀,曰热,曰寒”,“血虚者,其症朝凉暮热,手足心热,皮肤干涩甲错,唇白,女子月事前后不调,脉细无力”,“血瘀证,其症在上则烦躁,漱水不咽;在下则如狂谵语,发黄,舌黑,小腹满,小便自长,大便黑而少……在女子则经停腹痛,产后小腹胀痛,手不可按”,“血热者,其症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先期而来,脉弦而数”,“血寒者,其症麻木疲软,皮肤不泽,手足清冷,心腹怕寒,腹有块痛,得热则止,在女子则月事后期而痛,脉细而缓”。

3 温病中后期血分证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至于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也”。叶天士把温病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卫、气、营、血4个不同阶段,其血分证指温病在发展过程的中后期,温邪深入血分引起耗血动血,瘀热互结所出现的证候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身热夜甚、躁扰神昏、斑疹密布、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红绛等。笔者结合历代医家对血证的描述,认为温病中后期血分证在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方面均与中医之血有相当大的关系,当属于血证范畴。但历代医家均未明确提及,且古今医家均把血分证当作温病发展的一个过程阶段看待,所以是否可以把温病中后期血分证当作血证看待,有待达成共识。

4 总结

综上所述,血证是指血的功能和运行发生异常病变为主要内容的一类疾患,虽于今之血液病涵义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亦有不少相同之处,如文献中所记载部分血证的大量临床症状与今之许多血液病的临床表现相一致。《外科正宗》记载:“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身,乃为腑症,自无表里,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即与今之过敏性紫癜极为相似,且在临床中借古人之方治今之血液病亦可获效。因此中医血证的系统学习,对丰富中医临床治疗学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正确理解中医血证概念,明确中医血证的科学研究范围,对深化中医血证的现代研究和临床的诊疗活动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李振吉.中医常用名词术语词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39.

[2]达美君,王荣根,贺静松.失血专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

[3]张伯礼.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4-285.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Blood Syndrome

XIE Ya-ge,JIANG Yi-wei,SONG Tong-he,ZHOU Song,ZHANG Zhi-qiang,ZHANG Hong-yu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00,China)

Blood syndrome is common disease in clinical Chinese medicine.The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blood syndrome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But there has been no a unified and accurate for the concept of TCM.By reading a lot of literature,We hold that the of TCM blood syndrome not only refers to bleeding as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also includes a variety of blood diseases and lesions of the TCM Wenbing bloo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Xuefen syndrome stage.This paper expect to unifed the concept of blood syndrome to make effectiv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bloo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lood syndrome;Concept

R255.7

:A

:1006-3250(2016)03-0312-01

2015-07-25

省级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019)

猜你喜欢
血证疾患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气血亏虚型血证的处理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让“血证”上网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经验撷英
秋风来时我已交付了温暖
小儿输尿管镜在成人输尿管疾患中的临床研究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