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院内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

2014-02-14 02:10韩淑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韩淑鹏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3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

韩淑鹏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

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患者220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22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转运方式,研究组采取安全转运干预。

结果两组院内转运的风险主要为患者静脉通路脱落、呼吸或心脏骤停、医务人员不知病情、送错科室、未接收到通知;其中研究组意外情况的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

结论针对急诊院内交接转运的危重患者进行安全转运干预,并对风险给予有效管理可以保证转运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就医质量。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院内交接;转运;风险管理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部门,医务人员从120上接下患者到进行初步抢救后,因诊断或进一步治疗需要院内交接转运,即使交接转运过程十分短暂,但对于急诊危重患者也可造成多种风险,所以及时发现交接转运的风险,保证此期间的安全对改善患者的治疗质量及预后十分重要。为此,本文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交接转运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其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患者220例,男120例,女100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53.2±3.7)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40例,消化道出血55例,多处骨折40例,脑出血及脑疝6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其他15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22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转运方式,研究组采取安全转运干预,包括:①转运前干预:及时更新﹑检查药品及设备,标明有效期限;转运前评估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判断患者的转运时机;转运前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②转运中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态;转运方式是否得当;合理组成转运人员;保持转运规范及流程的通畅。③当患者到达相应的科室后,医务人员应认真检查其生命体征状态﹑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做好交接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以率(%)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主要为静脉通路脱落﹑呼吸或心脏骤停﹑医务人员不知病情﹑送错科室﹑未接收到通知;其中研究组意外情况的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预防对策

3.1 转运前干预 ①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操作的知情权,向其讲解转运的意义及目的,取得患者的信任,起立起具有互动性的医患关系,以此降低医疗纠纷的出现,并使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转运操作。②危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对病情进行认真评估,并填写好转运单,总分为65分。若患者分值低于30分,医务人员应在转运时给予严密监护;30~40分,在有监护下进行转运;41~50分,在医护陪伴下转运;高于50分,由护理人员转运。③固定好人工气道,注意在转动途中避免导管滑脱。转运前吸尽患者气道的分泌物,防止误吸及窒息发生,同时保证供氧充足。与此同时,保证各类管道连接的有效性﹑通畅性及稳固性,避免受压﹑扭曲﹑脱出等。保证匀速输注药物,使患者在转动期间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治疗。④按照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抢救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盐酸利多卡因等。同时备好氧气袋﹑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简易呼吸气囊﹑输液泵﹑除颤仪等,必要时可备好便携式呼吸机。⑤通过电话通知重症科室做好转运前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向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交待转运患者的基本情况,如生命体征﹑初步诊断﹑需要准备的仪器与药物等,以此降低等候时间,争取治疗时机。⑥转运时护送人员的能力关系到患者的安危,所以危重患者,如急性心衰﹑心肺复苏术后﹑脏器损伤﹑脑疝及脑出血等必须由操作能力及专业知识扎实的医护人员进行护送,以此确保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病情变化时能够接收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表1 两组院内转运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

3.2 转过中干预 危重症者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呼吸﹑意识﹑脉搏﹑瞳孔变化﹑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证患者的头在前位,选择舒适安全的体位,途中避免剧烈的震荡影响病情;颅内压过高或呕吐患者应保持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及窒息出现;转运过程中要保证静脉输液的有效性,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进行抢救;注意管道的通畅情况,同时避免滑脱﹑受压﹑扭曲等,观察引流量的性质﹑颜色与量。正确搬运患者,避免二次损伤,特别是对于骨折患者,必要时可采取过床器进行转床,或多人同时进行搬运。

3.3 做好交接工作 危重转运患者到达相应科室后,医护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门诊病历及抢救记录单等。

4 讨论

危重患者具有病情凶险﹑复杂﹑病情进展快等特点,院内转运时易出现意外情况或相关并发症。所以,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前,应准确评估其病情状态,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道情况﹑用药情况等,根据患者病情对转运中的潜在风险因素给予判断。医务人员在权衡利弊后决定转运时机,合理评定用药情况,充足备药,打好安全转运的基础。医务人员在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状态做好全面的掌握及预处理后,才能减少转运途中的潜在风险,降低意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致残及致死率,保障患者的预后质量[1]。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送过程,包括监护﹑护理﹑治疗等,同时也是对患者进行有效抢救的关键。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此时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做好沟通工作,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院内转运途中,若操作不当,不仅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影响,严重时可因意外情况造成死亡。据有关资料统计,院内转运者死亡率约高于平常的9.6%[2],由于急诊科转运具有较高的风险,可能与危重者伤情﹑致伤原因的未知因素有关,所以应重视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工作。做好转运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机率,如心脏停跳﹑呼吸衰竭等。本文研究显示,两组院内转运的风险主要为患者静脉通路脱落﹑呼吸或心脏骤停﹑医务人员不知病情﹑送错科室﹑未接收到通知;其中研究组意外情况的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针对急诊院内交接转运的危重患者进行安全转运干预,并对风险给予有效管理可以保证转运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就医质量。

[1]黄赣英.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45.

[2]吴姝玲.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管理.医药前沿,2012,02(11):652.

R471

B

1674-9316(2014)04-010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4.062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