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锋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确,新时代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和一个团体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有没有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师生关系;创新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吉福特指出,我们多的是创造性思维未得到发挥的人,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人只有少数。如何找到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模式,使有创造性思维而未得到开发的人通过教育,使其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掘?如何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成为提高人们创造性的最佳外部诱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教学中的交往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它的目标主要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和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但在信息的拥有和交往中的作用方面却又是不对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积极参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能。
二、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坚信每一位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的教师,才会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信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只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的教师,才会对每一位学生的创新能力不用一种模式去培养坚持个性化教育;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发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素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发现真理,不断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启发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课堂完成的,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
1.利用学科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和作业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课后设计应用性、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感觉知识就在身边,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动手动脑实践,把情感活动和感知活动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现和发挥。
2.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于教师、不盲从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的思维品质。教师应当构建探究式、合作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视角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通过联想、判断、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归纳出基本规律和学习方法,进行质疑,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创新的意识、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南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