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杨
摘 要: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引导他们走向全面发展,在现代科技知识的武装下实现个人价值,并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评价
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所需,推动时代更大的进步,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于是,怎样快速又高效地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成了学校老师,乃至家长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试行中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显示:让小学生学习信息技術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学习信息科学技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的繁荣向上。
一、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
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展示信息技术的新奇点,引起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喜爱,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1.说明科学的信息技术的功能
在刚开始的计算机课程中首先介绍计算机的来源、用处,让
学生懂得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影响。比如说,可以存储我们旅游时照的照片,可以看我们想看的电影,可以和朋友聊QQ,还可以与远在家乡的家人们看视频等等。
2.插入游戏,边玩边学
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是感觉上课毫无趣味,总是走神。所以我们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有关学习的游戏软件,让他们爱上游戏,从而爱上学习,轻松地学到知识。例如,有款软件叫悟空识字,在这个游戏软件中分别有语文、数学、英语,小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他们喜爱的英雄人物孙悟空与里面的生字和单词作斗争,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生词或英语单词。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逐渐地养成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汲取经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社会日益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1.分小组探索
在上课前几分钟老师先做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并分配好小组和每个人的任务,并要求小组之间讨论出课程的重难点,自我探究和学习。比如说:如何在一篇课文中插入一张美丽的图片或一首好听的歌曲,如何改变字体,如何制订表格,老师需要先说一下理论性的步骤,然后要求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彼此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精神。
2.正确引导
学习新的知识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向学生解释相关知识的含义、作用,以及它的背景,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打字时,先让学生认清键盘,并说明键盘排序的规则,手该如何的放,如何调试中英文等基础的问题。
3.及时训练,巩固知识
备课时要提前准备好一些练习题,等到课程上完时布置给学生练习,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判断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找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在下一节课中巩固再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有效地学习到所讲的内容。
4.奖励式的学习,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对作业完成的良好或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特别是对进步大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找出学生的不同点,因材施教
现代的教育越来越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以及成绩水平都不尽相同。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种不同采取与其合适的教育方法,让层次不一的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门培训式的课程,他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会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技信息素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他需要严格的教学理念,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学习环境的建设
它指出,学习环境的建设十分重要,它主要有两点组成,分别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把计算机室设成一个微型的局域网,并且为教师提供一个管理学生电脑的网络教室管理软件。而软环境是指老师要和学生相互交流,而不是一味地传授,为学生解决疑难点,促进和帮助学生学习,由师生关系转为伙伴关系。两种环境的结合,促进教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2.任务驱动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或是问题相互结合,并不能只学习纯理论,即带着实际问题或任务去学习。这不仅可以使教学课堂多姿多彩,还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到知识。
3.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还是比较难的一门学科,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即学即用,也就是说把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相互结合,以便小学生们理解和接受它们。尤其是学术性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科学结合,学术性学习活动是根据小学生们的爱好,从人文、地理以及小学生们个人生活中抽出有趣的知识点,开展讨论的活动。这时就会伴随着问题的出现,而且随着探究内容的不断深入,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为他们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学术性知识的学习也为小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4.评价建议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点
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具有指导作用。既可以培养和促进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的渴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意识和信念。
教学评价必须是公平、公正、励志的,要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出发,以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为根基,以老师为评价的主体,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并且不断提高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不同,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发挥他们的长处,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1)丰富评价点
评价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否则会误导学生的学习。要做到这点我们就必须懂得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观察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应对能力。根据学习目的策划出有效的评价准则,并依照比赛,选举等各种方法评价,使评价全面到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增加评价途径
评价不仅有别人的评价,我们还可以自我评价,从一本书上看到评价,也可从广告片上看到评价,也可以从网络上看到评价等等。评价的方式可有很多,评价的人也有很多,学习者可以从众多的评价中汲取营养,在评价中学习更多。
信息技术大量地在小学教学中应用,并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对以往的教学理念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在这种猛烈的冲击下,我们过去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都正在进行着巨大的革新。逐渐由老师灌输的课堂转变为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所以,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探究,将信息技术与所学课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实现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生,何克抗.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09(2).
[2]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
[3]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4).
[5]李成荫.小学数学交流的意义及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
(作者单位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