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芳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敢问”,培养学生“会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能力;教学策略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都认识到“满堂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从学生长远的发展着手,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阅读思考,引导质疑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和机会,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学习《粗心的小画家》一文时,我鼓励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丁丁是画家,还会粗心?”“丁丁一定没有看过这些动物,要不怎么能画错呢?”“丁丁在画画之前为什么不好好看看再画呀?”等等。虽然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动脑筋想了,有了问题的意识,敢于提出问题。
二、教给方法,培养善问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让学生提出问题,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找不准提问“点”,提不出问题。这些都说明,掌握提问的方法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为此,我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1.从课题中提出問题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教给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敢问”的有效途径,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提问意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课文的动机,还能够使学生养成爱问的好习惯。如:学习《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看到课文的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活跃起来。“我想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这个孩子有点傻,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数星星?”等。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2.从内容中提出问题
每一篇课文都有要表达的一个主要内容,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这个中心内容的,这也是学生要学习的重点,也是在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如:学习《乌鸦和狐狸》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解决,看谁提的问题多。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很多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如:“乌鸦找到了肉,为什么不送给它的孩子吃?”“乌鸦长得不漂亮,狐狸为什么要夸它漂亮?”“乌鸦‘得意极了是什么意思?”等。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提出“如果乌鸦不上狐狸的当,狐狸还会想出什么办法?”等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延伸和扩展。
总之,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点滴入手,抓住时机,及时引导。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教给提问的方法,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此,学生的提问能力一定能形成,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吉林省扶余市肖家乡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