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摘要]兴趣,是指人的喜好情绪,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话题。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阐述了在数学课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学习兴趣和发展学习兴趣。为一线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学习兴趣 激发 巩固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081-02
兴趣,是指人的喜好情绪,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它是通向知识宝库和成功的桥梁。人们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许多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可以对学习和工作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沉重艰苦的学习和工作会变得轻松愉快,单调无聊的学习和工作会变得趣味盎然。可以说,兴趣是令你的学习、工作和事业走向成功的桥梁。
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对生物尤感兴趣。正因为对生物感兴趣,因而激发起他探索大自然、研究生物的热情,最终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写出了巨著《物种起源》,成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我们应及时发现,培养诱导,使它变成学习知识、增强智慧的动力。
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知道,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处在过渡时期,虽然开始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密切的关系,和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但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学习的自觉性还是不稳定的,注意力难以持久,如果采用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势必收效甚微。要想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应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欢愉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吸取知识。
在数学课中怎样进行兴趣教学呢?这可是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手段。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1.激发学习兴趣
我认为,每开始一堂新课,都应有一个好的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当授新课时,我常常是以风趣、幽默、含蓄的话语来导入的。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谈到导人新课环节时如何使“导语”牢牢吸引住学生,使他们感到兴趣时说:“它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弦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了,后边的课上起来就顺当多了。”例如,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之前,教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内在联系,在学生回忆边、角元素后,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一块打破成三块的三角形玻璃,要想到玻璃店配制一块一模一样的回来,你可以带哪块去就行了?若带I去,带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Ⅱ去,带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Ⅲ去,带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富含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并为学生学习“角边角定理”奠定了基础。当学生经过思考后,要求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带去的玻璃画出复原三角形。于是教师用问题“这样画出来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吗?”来引出课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巩固学习兴趣
有了好的开头,这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1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的类型有讲授课、讨论课、练习课等等,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多媒体、挂图、网络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我在讲授“游戏公平吗”一节时,就是以游戏的形式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的。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2.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今的中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参与意识及表现欲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听众、观众;教师在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就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时是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有时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中也可以是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有时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如我在讲授正方体的切面形状问题时,我就让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并用已经准备好的正方体蕃薯进行切面试验,然后交流实验组的试验结果,从而把正方体的切面可以是三、四、五、六边形的难点攻破了。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3.发展学习兴趣
数学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生动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通过自己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习好数学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兴趣。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有关问题,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性质之后,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统计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实例,比较哪个小组统计得最多,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又如在讲完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后,要求同学们为我们学校绘制出平面分布图,并用坐标表示主要建筑物、场所和大树的具体位置。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同学逐渐养成了应用数学、积极思索的好习惯。这样,就把对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更加广阔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加稳定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数学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应提倡兴趣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使孩子们消除厌学情绪,在欢愉中获得真知,从而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