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摘 要:音乐欣赏课不仅是目前理工类高校中的核心课程,也是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眼中,所谓的音乐课就是用来练习唱歌的,这是因为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所导致的。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把知识讲明白了,目的也就达到了,殊不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键性。教师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于是,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却是云里雾里,甚至根本不想听,这种现象频频在课堂中上演。因此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情操、个性建构以及创造力发挥,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成为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教学现状;定位思考;内容选择;方法研究
理工类高校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主要是以音乐欣赏为主。学生在教师讲授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将自身与音乐家的感情逐渐融为一体,并通过音乐家所创作的“美”的作品,去感受美、欣赏美、认识美。同时也能够使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使自身的修养、审美以及鉴赏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为了对现今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思路进行探究,下文将针对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
音乐是一门可以打动人心、净化心灵、感同身受的学科,音乐艺术教育及欣赏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也是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养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现今,一般的高校音乐欣赏教育的现状都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高校对音乐公共课教学不够重视,认为音乐欣赏课只是调剂课程。而此类问题在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音乐欣赏课需要由感性意识去控制理性意识,而相对于理工类学生,其理性意识大多是压制感性意识的,所以在思维方式上就导致理工类学生在人文艺术方面的接触比较少,从而降低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影响到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学校的教育与管理。
许多工科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并不是让人非常满意,大多数的理工科高校中,音乐教育只是停留在开设一两门选修课的基础上,因此造成了音乐欣赏课供不应求的状态。现在很多工科类的高校对于音乐欣赏课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从而导致音乐教育出现了课时少、师资缺、设备少和校园艺术活动品位差等缺点。
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学生发展的因素。学生在社会上并不单单只是技术好就行,品位也会决定他人对其的看法。特别是刚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理工科高校加强音乐欣赏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理工类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思考
对于理工类的学生而言,长期的理性教育使其感性思维得不到提高,并且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当音乐欣赏课程在理工类高校中出现时,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心灵洗礼,反而觉得多了一门要考查的课程,觉得烦躁,从而给学生造成心理隐患,如情感淡漠、心理脆弱等。他们虽然在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会感觉并表现出对于音乐节奏的感受,但是对于音乐欣赏的内涵却无法深刻理解,显示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音乐欣赏课是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感性的指引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也能够使高校大学生在音乐中舒缓平日来积存的压力,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进而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
对于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不能够单单只是把它定位为一门学科,还需要把它定位成一门可以让广大师生享受的课程。
音乐欣赏课主要是靠听觉来感受、来理解的,在音乐欣赏中,听觉是声音识别的感性器官,但也是对音乐要素进行鉴别、品味以及体验的一种象征。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主要是由音乐所独有的艺术特征所表现并决定的。在多种艺术表达形式中,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文字,音乐是最为直观的、最接近心灵情感的一种语言。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特别是工科类的学生,可以彻底地刺激并激活学生的感性思维,而感性的思维同时也会带动学生往欣赏的方向前进,从而对音乐进行领悟,并不单单只是用语言表述出来,而是彻底地用音乐唤起人最深沉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三、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教育的内容选择研究
从上文了解到,音乐欣赏在理工类高校中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是,理工类高校中的学生是理性压制于感性,因此广大理工科的学生对于音乐欣赏并不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本身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中存在一些问题,让音乐欣赏这门课程在高校中难以立足。
1.中西音乐欣赏内容的比重失衡
在我国理工科高校中,由于在艺术这方面的教育比较少,涉及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对于音乐欣赏也并不是非常的精通。从目前来看,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国外的音乐占了整个课程比较大的比例,而本身理工类学生对于音乐欣赏就不太了解,一下欣赏国外音乐,只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这时可以采用学生平常经常能够听到的民族音乐,借由民族音乐,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这门课中入门。
2.缺乏能够在课堂外实践的内容
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媒介,使音乐在学生中进行传递。要是没有开展与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实践活动,那么教学就会像工科学生平常接触的直线一般,没有任何吸引力。课外教学实践也就是将直线形状的课程转变为发散性形状的课程,弥补音乐欣赏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能够多角度地理解和接触音乐知识。
3.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所定,所以学生没有自主权,在上课时被动地听讲,故而没有任何的心思和想法可言。
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师可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曲目进行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率。
四、理工类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研究
理工类高校学生因为很少接触到感性的艺术氛围,因此对于音乐欣赏这门课程而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这段教学就是失败的。”
1.创建良好心理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就是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曾经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任课老师首先介绍了音乐的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接下来就给学生放曲倾听,让学生首先建立整体的印象,然后教导学生学唱音乐。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反复纠正学生出现的音准问题和节奏问题,最后是曲式结构分析,整节课上高频率地使用着一个词汇“再来一遍”。在课堂小结中,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没有一个学生可以回答。这种单一固定的教学方法、生硬又单调的课堂气氛,抹杀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特别是在理工类高校中,学生对于这种艺术类的课程往往提不起什么精神,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通过对情感性、愉悦性的重视,培养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
音乐一直都是最能抒发情感、拨动心弦的艺术形式。而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情感又是最丰富、最内在、最复杂的抽象物。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从中感到自我的满足,音乐是人类的灵魂语言,从灵魂中发出的声音是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获得慰藉,超越在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中所特有的激动全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作为音乐欣赏课的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当把握住情感性、愉悦性这一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
情操。
综上所述,在理工类高校中完善音乐欣赏课教学,是有利于学生的各项素质发展的,所以,针对目前理工类高校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并针对该现状制定合理的方案,是提高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最终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美感,并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而要提升学生审美素质,就必须将审美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胡磊.谈谈和声主科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有关和声主科教学中对增三和弦转调内容的补充[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
[2]林永和.浅析高校职业咨询与生涯辅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8.
[3]任红军.试点工作背景下高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改革实践研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10.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