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2013-04-29 18:24刘潇湘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手工制作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

刘潇湘

摘 要: 根据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结合学前教育实际,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提出了从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科融合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的课程整合调整,并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主题性绘画;手工制作;儿童文学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美术课在我院开设2年共4个学期。美术技能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训练上,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有待更进一步的改善。笔者着重从学生绘画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科融合三个方面对学前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探讨。

(1)主题性绘画训练

主题性绘画训练作为一个很好的媒介将学生的记忆、经验、技能融于美术活动中,能将教师从纷杂的临摹教学中解放出来,发挥欣赏、认知、感悟的作用,让学生从体验入手,完成创作。主题性绘画作品的创作需要在生活中积累,以捕捉生动感人的形象资料。学前美术教育教学要引导学生注意从发生在自己自身及其周围的事件和事物,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本质与主流的能力,在学校、社会、自然等各类环境的一切生活形象中发现美、发现值得回忆和向往的可视形象,构建创作主题。

在儿童主题画教学中可以围绕儿童最熟悉的生活主题,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由命题作画。选择题材要善于从普通生活中挖掘有审美意义的事物,学会用形象说话,由于学生的生活面比较丰富,思路比较广阔,为使教师在教学上的统一指导和把握重点,可通过命题儿童画创作的方式完成,如《郊游》这个主题,教师可以围绕此题目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自然中发现具有表现意义的情节,回忆希望自己在郊游时的多方经历和感受,展开联想,打开思路,选择学生们自己认为值得纪念表现、可以入画的情景进行构思构图,使学生们从最贴近生活的事物开始,观察发生的一切,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和物,丰富绘画表现素材和创作经验。

儿童作画时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干扰和限制,他们画画时随心所欲,表现的东西包罗万象,大多是些意向的组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利用好各种成熟的表现技法来体现儿童画画面特点,表现儿童喜爱的主题和内容,尽量发挥想象力,不要受透视、比例、空间、条件色规律等绘画知识的束缚,记录下生活和自然中无处不在的、美好积极向上的情景和事物,培养学生挖掘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手工制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手工制作课程强调动手能力,能促进形象思维发展,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我们经常说手工制作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课程。据笔者在幼儿园的调研发现,幼儿园要求实习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幼儿园教室环境布置呼应,要准备道具相配。这些正是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手工制作课程所学过的内容,实习学生帮助幼儿园老师顺利地完成了环境布置和手工制作任务。

“工具材料太贵了”,这是我们在手工制作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变废为宝,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的再创造,废旧物品马上有了新生命。比如制作毛线粘贴画时,同学们利用没用的毛线,有的发挥想象根据毛线的线条特点创作了风景画《江上余晖》,有的利用毛线的材质制作了卡通画《可爱的斑马》,有的临摹梵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等。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大师的绘画感觉和对美的感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这些手工艺术作品色彩缤纷丰富,形象夸张又具有装饰性,作为有一点绘画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比较容易找出作品的特点和大的颜色关系,再加上细致的手工制作,最终可以得到一幅漂亮的手工制作作品。又如以树叶作为材料,进行树叶贴画、树叶拓印、树叶添画、树叶剪纸、树叶书签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运用自然材料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造能力。再如蛋壳画、米粒画、纸杯娃娃、纸盒机器人、脸谱绘画等,都是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出创新有趣的手工作品,并利用这些作品来布置环境创设,不但能从视觉上提供更多彩的刺激,而且能从思维上提供更广阔的联想空间,从语言上提供更丰富的交流机会,从形式上提供更新颖的操作途径,使教室变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对手工制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绘画与儿童文学

新纲要提出:“要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童话故事引人绘画教学后,教学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因为作品要表现的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学习兴趣提高了,同时,原来的故事书中是没有插图可以模仿和借鉴的,所以学生只能靠自己主观去想象,他们的想象力被大大激发起来了。通过对儿童文学故事的理解,学生能用画笔重现故事中的情境,而且作品中的故事性也比以前更好了。由此可见,美术与文学的互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故事,也可以更好地诠释美术作品,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动与互助,提高整体学习质量。

以叶圣陶先生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稻草人》为创作蓝本,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表现力。这是将儿童故事引入美术课堂的教学探索,也为接下来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这篇童话的场景性非常强,学生们在读文章时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像动画一样的一幅幅图片。学生针对故事的内容,自己选择最有表现力的场景来进行创作。因为每个人的想象力是有差别的,所以最终画面的生动与否也就各不相同。其中,稻草人看守稻田的情景是学生们喜欢表现的情景。笔者选取两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其中一幅作品学生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太阳下稻田的“辽阔”,农作物、动物、小溪、稻草人、草垛等各物体的处理很到位,构图很合理,色彩搭配丰富。另一幅学生创作则重点表现了夜晚稻田的“宁静”。两幅图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表现原故事的同一个情景,但在构图和整体布局上又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是美术教学中画面表现形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美术课中加入儿童文学故事,这一教学尝试让教师和学生都进一步认识到了两个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儿童文学可以启发美术创作的想象力,美术又极大地丰富了儿童文学的故事内容。因此,不同学科需要互通,不同学科之间如果能合理结合,就能在实践教学中摸索出全新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学生将会收获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学生的综合技能将会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我们的美术教学是在学前教育专业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所以要符合这个专业的特点,要以这个专业的教学目标为目标,不断在美术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上更新观念,勾勒出现代美术教学的脉络与轮廓。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今天,要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发展、个性的释放,并且在教学中把它们结合起来。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以“幼儿”为导向,不断丰富内容,改变方法,更新观念,争取为幼儿园输送大量优秀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2] 王秀丽.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王玲.浅谈幼儿园环境中材料的创设与应用[J]甘肃教育,2006(4).

猜你喜欢
手工制作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高职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动手实践能力探究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创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