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毅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从5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思维能力则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训练技巧的同时,通过让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验证等策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学的许多思想和方法都是逻辑性强、抽象度高,对于小学生不容易理解,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就显得成尤为重要,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从自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领域中的知识博大精深,学之不尽。小学生所学到的只是数学基础知识中的最基本的东西。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运算、演算例题等一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通过此途径,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几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的分析讲解总是要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议论、动手尝试,直到把问题解决,最后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产提问非常重要。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问题富于启发性,提出的问题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回答的,若一时不能回答,就应再启发引导。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学生观察教具演示后,我没有马上说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而是问学生: 怎样才能转化成 ? 怎样才能转化成 ?你们从这里明白什么道理?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些问题都是认识分数基本性质的关键问题,这样的提问,就能促使学生认真分析这几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思维的主动性,使思维更加活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重视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训练。如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根据中“苹果的重量是梨的80%”这一条件,让学生说出“苹果的重量比梨少20%”,根据“实际产量比计划多25%”这一条件,让学生说出“实际产量是计划的125%”。又如学习比的知识之后,根据“甲数是乙数的 ”这一条件,要求学生用不同形式叙述两数之间的关系:①甲数比乙数少 ;②乙数是甲数的1 倍;③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6;④乙数比甲数多 等等。做到个人说,小组说,全班说,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语言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把握时机,激励学生参与对数学内容的讲评争论,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而是提高了思维的能力。如工程问题“修路队修一条长2400千米的公路,已修6天,刚好修了全长的 ,按这样的工作效率,修完这条公路共需要多少天?学生列出算式:①2400÷(2400× ÷6);②1÷(1× ÷6);③6÷ ;对于这些算式,我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组织他们去讨论,去分析,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说出自己思考过程,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发现这几种解法都正确,这样,就可以拓宽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寻找到最佳一种解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从练习中培养灵活思维能力
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视练习的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所以,要求学生驾驭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深刻理解数量关系、灵活运用运算顺序等基础知识,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角度去寻求多种方法解答,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桶汽油,倒出40%刚好倒出24千克,这桶汽油有多少千克?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我通过线段图启发、诱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这些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中,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加深了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并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五、在操作中培养观察概括能力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也就是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具演示、多媒体与动手操作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中的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演示,比由教师操作、学生看的静态现象更有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可让学生从不同的感官上接受不同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时,事先准备几组圆柱杯和圆锥杯,在操作之前,对学生交代几点要求:①明确操作目的;②清楚操作方法;③注意观察总结操作结论。然后分组进行操作,学生动手量水操作,这样,让学生亲手操作过程中,真正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来源,真正理解只有在等底等高这一前题下,圆锥体积才是圆柱的 。通过这样,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思考、概括,不仅让学生领会了公式的来源,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思维,培养能力。
数学教学是发展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功夫要下在课内,并且应该灵活地把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