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措施探索

2013-04-29 16:54董栋
考试周刊 2013年53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董栋

摘 要: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足,如何深化高职教学改革,建立健康发展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本文从四个角度多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有效性措施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的一种合作模式,主要应用在职业院校。这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學改革,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举措。外国的高职办学经验表明,培养合格的技术人员仅仅靠高职学院本身是很难完成的,只有将高职人才培养和企业相结合,和企业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才能培养出社会、企业认可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比较单一,不够深入,对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考核不够全面;其二,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提供的岗位往往是短时间急需或者单一重复、技术性不强的岗位,缺乏长远的眼光,使校企合作的效果打折扣;其三,缺乏专业的“双师型”的教师;其四,学生缺乏足够的动力,重视程度不够,达不到预先的效果。

怎样改变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使之健康发展呢?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国家的大力扶持

1.建立完整配套的法律法规。

自从1996年我国颁布《职业教育法》以来,各种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对于高职的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说明,对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校企合作的规定不够完善,需要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需要赋予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等。

2.牵头企业学校的合作,进行财政支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非常有名的校企合作教育的成功案例,大部分的资金由企业来承担,学生同时又是学徒,和企业签订协议,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少数时间在学校学习。我国校企合作的教育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为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国家应该牵头企业学校的联系,给予一些配套项目,加强双方的合作,制定适当的经济激励政策,给予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助或者是税收减免等补助鼓励企业积极地参与其中。校企合作进入良性循环以后,企业得到的实际利益逐步增加,到时国家的补助可以逐渐减少。

二、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传统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由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合同,达成培养人才和用人的互惠条件。由于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双方出发点的分歧,变化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校企之间其他的矛盾,都会阻碍校企的深度合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第三方化解这些矛盾,使校企合作深入健康发展。行业协会就是这样一个第三方,目前行业协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产业政策、协助企业与职工利益关系等方面成绩显著。在校企合作这方面我们需要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行业协会能加入企业和学校的人员,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时代需要、更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行业协会更好地协调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比如某一岗位企业所需的人员由行业协会汇总,然后订单式发给各个学校,毕业生也可以更好地选择企业。由行业协会组织协调传统校企合作的问题,将会是一种可落到实处、可深度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企业寻求和学校的共同利益点,实现双赢

为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不仅需要高端的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高职院校合作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是校企合作的基础。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而能否使合作发挥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合作方式。能否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做好校企合作的一个关键。从企业自身来讲,需要主动出击,挖掘制定一些企业学校互赢的项目、制定双方互惠互利的协议合同。在具体研发这类项目的时候,可以采取企业学校座谈会、举办企业论坛、实地考察等方式。

四、学校层面的努力

1.学校决策层的重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工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校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主动对接市场需求,积极地联系企业,共同规划、合作培养。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员作为确定老师,不仅来学校上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学校和企业可共同研究制订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确定教学目的及指导学生就业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

2.专业教师的重视。

建设“双师型”的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也是校企合作模式的一个重要方式,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于一体的教师。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专业老师需要和企业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而不是形式主义的“下企业”,踏踏实实地参与企业开发项目,掌握最先进最实用的职业技能,并将之带进校园。专业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提高学习能力作为终身的计划执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制定目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使自己边工作边成长。

3.学生的重视。

学校还应该建设“校中厂”,把企业环境带入校园,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以往的笔试考核制度也应该改革,加大实训、实践的比重,不仅让学生更加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校企合作的模式也更加完善。

总之,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企业的双赢互补,利用学校企业的资源共享,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人员。我们应根据国情,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探索更加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走社会主义特色的校企合作道路,实现高职学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连妹,蒋鼎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

[2]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利益冲突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4).

[3]杨建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