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玲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专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生学习及实践能力的保证。本文主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学教材、指导练习、加强实验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
自学能力是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重视文化课、专业课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有其各自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下面主要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学习兴趣,自学才有保证。
1.利用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
如“爱迪生和白炽灯”的故事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改掉不良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2.创设各种物理“问题情景”
如在讲功量定律之前,先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玻璃杯掉在松软的沙地上不容易碎,而摔在坚硬的水泥地上却很容易破碎? (2)往木板上钉钉子时,为什么用斧头砸钉子,用很小的劲就可把钉子钉进木板?这些都是学生司空见惯,却很少思考其中原因的现象。这些问题的提出,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
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根据常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口朝下,水一定会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水并没有洒下来。接着使转速变慢,学生们会发现当转速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洒出来。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洒出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4.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展现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运动或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自学教材
物理学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能力,可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训练,让学生独立地感知、理解和体会教材。通过独立思考,从教材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通过预习,对不能理解的地方作标记以便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学生听课由被动转为主动。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听说课,听课的兴奋点则比较集中,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其次,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精读教材。引导学生把精力花在理解上,要求并帮助学生做到:①了解所学物理概念和定律产生的背景。②掌握所学物理概念的内涵、外延及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③新学物理知识与己学物理知识的联系。④所学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成立的条件及应用范围。
三、指导练习
作业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查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做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可选择适量的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解题时,强调物理过程的分析。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分析过程、用到的概念、公式和定律以及解题过程。使学生通过解题对有关的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创造性。通过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通过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四、加强实验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特殊的教学功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同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分组实验时,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教师侧重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思路开拓、方法引导、安全教育等。而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仪器的选取、具体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及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凡是能够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东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