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2013-04-29 15:51刘春芹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刘春芹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很多教师虽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教学方法往往比较简单,学生难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倡导吟诵,品味语言美,把握情感美,感受意境美,理解哲理美等。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31-02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耐人寻味,道难道之景,抒难抒之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其中,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二学段为50篇,第三学段为60篇,其后还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70篇。课程标准还指出: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语文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方法较简单:如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或囫囵吞枣式的翻译等。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从根本上体会诗歌所蕴藏的最美情感。要想使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吟诵原文,品味语言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人以寥寥二十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全诗通过描绘老渔翁寒江冬钓图,向我们展示: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渔翁的生活是这样凄冷孤寂,而性格又是如此孤标独傲。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不怕天寒地冻,忘掉世间的一切,专心致志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孤傲,正是柳宗元孤标独傲、超然物外形象的真实描绘。作者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一首二十字的小诗,竟然蕴涵了如此多的信息,使我们不能不惊叹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

二、钻研教材,把握情感美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较远,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也不同于现代人,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必须对写作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句,许多人认为是老人喝酒后讲话带着醉意,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带着醉意。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他长期未得任用而闲居农村,比较郁闷,时常借酒消愁。两相比较,笔者觉得还是取后一种解释更为合理,更能体会词中所反映在农村生活的愉快和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再如教学《题临安邸》时,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教师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一切都不存在了,那些权贵们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西湖歌舞几时休?”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三、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科学以明晰的思辨和严密的逻辑力量折服人,文学却以它具体细微的感性形象来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不是直观教学式的模型,而是满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古诗词有它自身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让他们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绝不只是水天浑然的空旷寥阔中渐渐远去的一叶孤舟的纯粹画面,而是深深地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只有对作品的意境有所感受,才能体悟到作者将对好朋友之情寓于一江春水、绵绵不绝的情感。在小学阶段,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与《送孟浩然之广陵》均属于“送别”主题,教师还可以资源整合,主题凝聚,让“送别”的主旋律和真挚的朋友之情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四、探究诗意,理解哲理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就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其实,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全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精辟简括,逸趣横生,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探究,就不难悟到这样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要发光,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艺术趣味,还要根据哲理诗的特点,启发学生由形悟神,在探求古诗词意蕴的同时,理解它们的哲理美。

总之,优秀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要我们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闲情、乡情、友情、亲情、爱国情的咏叹主题,以情感点燃情感,实现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定会给古诗词教学带来一片艳阳天,使祖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